“而且,等收復湓城,朝廷是要對付南川叛亂豪強的,屆時,你們以為,朝廷會派誰去平叛?”
眾人想到了答案,李笠接著說:“國家正值多事之秋,要平定南川叛亂,只能就近調兵,江州軍府被岳陽王這次折騰,已經元氣大傷。”
“豫章郡軍府同樣如此,而臨川、廬陵二郡已經自身難保,所以,朝廷恐怕還得從鄱陽調兵。”
“但是,我無暇分身,那么,現在協助劉府君平定豫章各地逆賊的梁郎,就有機會率軍南下,平定叛亂。”
“若真是梁郎率軍南下,你們就跟著一起去,把這幫南川地頭蛇收拾了,軍功,當然就不會少。”
“到時候,憑軍功晉升,大伙都是軍號將軍,有能打勝仗的隊伍,那么將來,才有機會博取更多的軍功。”
李笠這是在給同鄉好友們做“職場規劃”,路線就是以軍功入仕,但前提是各位‘有志之士’手上得有能打仗的部曲和隊伍,所以,需要不斷磨煉。
平定豫章郡地界的逆賊余黨,算是‘新手村’任務,將來若有機會出征南川,那即是出‘新手村’后打怪練級。
只有把基礎打牢,接下來,才能迎接狂風暴雨。
這就是李笠的安排,抓住一切機會,培養自己的團隊,讓自己的‘小伙伴’有成長的機會。
而不是整天跟在自己身邊,這樣帶出來的人,沒有單獨挑大梁的能力,形同‘媽寶’。
“此戰,我們繳獲戰馬上千匹,這可不得了。”李笠看著大伙,一臉輕松,“一千匹戰馬,就交給梁郎,由他安排,你們把騎兵練起來。”
一千匹戰馬交給自己分‘練兵’,梁森覺得不合適,想推辭,被李笠搶先:“這一個月來,大伙都看見了,騎兵有多重要?很重要!”
“我們不可能永遠在水邊、丘陵地區打仗,總有一天,還是得和騎兵眾多的對手交鋒,現在不練本事,到時候怎么辦?”
“沒有馬,就沒有騎兵,可有了騎兵不會用,那也是不行的,我們,不僅要有騎兵,還得會用騎兵。”
“騎兵怎么用?怎么用騎兵打勝仗?沒人教,我們只能自己學,一邊打仗一邊學。”
李笠看著梁森,看著彭均,看著其他人,表情嚴肅。
“養戰馬的開銷不小,我來負責,你們負責練,岳陽王,我會找人收拾,你們收拾江州地界的魑魅魍魎。”
聽到李笠提起岳陽王,大伙來了精神,但事關機密,又不好問。
李笠當然不會說出具體安排,但能說的還是要說,岳陽王此次突襲湓城,弄得長江航道和彭蠡湖口形同禁區,導致商路斷絕,商賈絕跡,不能再拖下去了。
否則鄱陽這邊剛起步的產業也會被連累,一蹶不振。
在場的人,親朋好友都指著商貿興盛發家致富,所以李笠胸有成竹地說:“總而言之,江州北境很快就能太平,長江航道和彭蠡湖區,又能有商賈往來了。”
“而且,夏季長江魚苗汛期臨近,我們絕不能讓逆賊壞了那么多人的生計!”
“我們平定叛亂,不止是為了朝廷,也是為了自己,為了父老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