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姈做出了判斷,理由是江南去年和今年大旱,糧食歉收,朝廷拿不出那么多糧草供應大軍收復失地,只能先穩住。
說到大旱,杜氏憂心忡忡:“如今建康糧價一直在漲,我們還好,不缺糧食,可尋常百姓的日子就難過了。”
“娘,這也是沒辦法,江南旱情嚴重,湘州因為戰亂,江州也遭了兵災加上差點鬧旱災,兩地運往建康的糧食肯定比往年要少,建康的糧價不就飛漲了?”
看著玩紙馬玩得高興的兒女,黃姈眉頭緊鎖:“內憂外患,西邊的虎撲上來了,東邊的虎,怕是也會躁動不安。”
杜氏問:“四娘,齊國也會趁火打劫么?”
“誰知道呢?朝廷表現如此稀爛,人家不起心思才怪。”
黃姈說著說著,無奈的搖搖頭:“坐擁金山銀山的大戶,護院們都是一群飯桶,任誰知道了,不起邪念?”
見杜氏憂心忡忡,黃姈又說:“這些事,是皇帝該操心的,娘何必多想,反正家里不會短了吃穿。”
“你在這里卻如同坐牢。”杜氏是心疼女兒,女兒在建康,幾乎是足不出戶。
畢竟李笠不在建康,黃姈不好經常外出,也不好頻繁到別家登門做客,否則容易招閑話。
況且李笠在建康沒什么親友,新平侯府邸平日里大門緊閉,冷冷清清。
母女正說話間,僮仆來報,說有客到。
。。。。。。
客廳,黃姈與來客、王琳之妻蔡氏交談,蔡氏是新平侯府邸為數不多的常客之一,時常登門與黃姈閑談。
因為前幾日已經遞了名刺,所以蔡氏此來并未突然到訪。
李、王兩家關系不錯,因為李笠和王琳早有交情,又合伙做買賣,往來自然密切。
“我聽說,武陵王是急著回援成都,結果半路中了埋伏,兵敗身亡,唉,陛下得了噩耗,廢朝三日。”
蔡氏向黃姈說起時事,有關益州淪陷的內幕消息,黃姈知道這實際上是說給李笠聽的,便問:
“那朝廷接下來,打算如何應對?”
“還在議論,但荊、襄二州尚未收復,又如何去收復益、梁?”蔡氏說到這里,問:“江州那邊,造反的南川逆賊,現狀如何?”
“還在打,不過這些逆賊無法與官軍正面抗衡,便鉆入山林,妄圖負隅頑抗。”
“哎呀,如此一來,恐怕棘手得很,虧得新平侯有幫手,不然,又得帶兵出征了。”
“誰說不是呢,郡里事務繁忙,他若還要帶兵出征,可分身乏術...”
梁森得天子詔令,率軍入江州南部臨川、廬陵二郡(這片地區又稱南川)平亂,黃姈之兄黃?、妹夫彭均隨軍出征,所以有相關話題。
蔡氏時常到訪,和黃姈聊天,當然不是閑得無聊。
雙方算是互通消息,而蔡氏用閑聊的方式,向黃姈介紹起建康城里的人和事,以便讓她知道各種人情世故、家族秘聞。
以及各種內幕消息。
雖然李笠接連立下大功,憑軍功封侯,但在權貴、高門甲族看來,李笠這種出身微寒的武人,什么也不是。
李笠被人看不起,黃姈也不是什么名門閨秀,更不會被貴婦們放在眼里。
于是,黃姈在建康融不入貴婦們的‘圈子’,加上自己也不去湊熱鬧,無論是哪家王、公、侯、官宦的女眷聚會、郊游,她都收不到邀請或者引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