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部下是這樣,一同作戰的王琳,其部下也多有江湖好漢。
大伙都是水寇出身,搞這種伏擊簡直是得心應手,如今聯手作戰、相互配合,把魏國拼湊起來的水軍殲滅,算是昔日水寇們立功、證明自己的一場大勝。
接下來,漢水之上,官軍的戰船可以橫行無忌了。
屆時,漢水北岸的魏軍,就沒那么容易渡河南下,短時間內支援南岸襄陽的魏軍。
李笠看著前方已經分出勝負的戰場,點點頭:“很好,水路通暢,石頭就能直接運抵襄陽城下。”
此次出擊,要收復荊、襄,武祥對此頗為期待,雖然之前官軍到處打敗仗,但李笠認為,許多中青年將領們,心中一定不服氣。
梁軍之中,并不是沒有敢戰、能戰的將領,只不過先前因為各種原因,力量都損耗在內訌之中。
現在,只要有機會讓這些將領發揮能力,梁軍還是有不錯戰斗力的。
之前,李笠就諫言,請求天子盡可能給中青年將領以機會出戰,莫要拘泥于什么“百戰宿將”。
這些‘宿將’大多是滑頭,其中許多人做官的本領大過打仗的本領,奉行‘明哲保身’,喜歡保存實力,打仗時經常出工不出力。
不僅如此,關鍵時刻還喜歡賣隊友。
反倒是許多名聲不顯的中青年將領有強烈的進取心,愿意沖鋒陷陣打硬仗,以赫赫軍功換前程。
所以此次出征,有大量年輕將領率部參戰,譬如他們,譬如王琳等等。
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做了萬全準備,沒道理怕魏國。
氣血方剛的年輕將領,敢拼、敢打、敢玩命,大伙都想著立軍功,想著晉升,想著封妻蔭子,所以戰斗**很強。
進取之心,不是那些暮氣沉沉的油滑‘宿將’可以比的。
“李郎,據說襄陽城防頗為堅固,那投石機,真能趕在魏軍大規模增援以前,把襄陽啃下來么?”
“當然能,只要石頭管夠,反正不需要啃城墻,只要把敵樓、箭樓砸垮,把城頭砸爛就行。”
李笠說著說著,笑起來:“要知道,我們備下這么多石頭,就是為了襄陽、樊城而來!”
武祥見左右離得較遠,低聲問:“呃....我們花了那么多錢買石頭,是不是有些太傻了?”
“傻?”李笠瞇起眼睛,“投石機和弓一樣,要有拋射物才能形成殺傷,投石機的拋射物可以是石塊、易燃物和尸體...”
“尸體?”武祥覺得奇怪,李笠驚覺自己說漏嘴,趕緊圓回去:“說錯了,咳咳。”
“破壞城防,最直接的就是拋射大石塊,然而萬一城池周圍沒石頭,怎么辦?就算有,臨時開采也要消耗大量時間。”
“若采石、運輸的速度,趕不上拋射的消耗,投石機的威力就會大打折扣,道理,和射箭一般。”
“所以最好提前準備,囤積大量石塊,由水路運輸,這樣才能做到快攻。”
“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叫花錢買時間,直接向采石場買現貨不快么?若是征發百姓開山采石,要湊夠這么多石頭,幾個月就過去了。”
“屆時進入雨季,攻城很麻煩,又要阻擋敵方援軍,仗可不好打。”
“再說,我們攻打的是襄陽、樊城,你莫非忘了,關云長水淹七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