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直州刺史李遷哲獨坐齋閣,琢磨著事情,昨日,朝廷使者潛入城中,告知襄陽易主,請求他‘迎接王師’。
朝廷是哪個朝廷?
當然不是長安朝廷,而是建康朝廷。
想著想著,李遷哲眉頭緊鎖,抬起頭,看著窗外花草樹木,不知該如何決定。
李家是安康豪族,世代居住于此,之前,安康為梁國國土,所以李家有許多子弟出仕,為朝廷效命。
當年,李遷哲的父親前往嶺表衡州任職,李遷哲因為年紀輕,便留在家鄉,帶著部曲看守家業。
后來出仕,任安康郡守,太清三年時,任東梁州刺史,坐鎮一方。
結果,邵陵王、岳陽王造反,雍州為魏國所占,而益州刺史、武陵王率軍攻打江陵,蜀地被魏國趁虛而入。
魏軍入蜀,招降納叛、勢如破竹,很快便圍了漢中,梁州刺史、宜豐侯投降,東梁州陷入絕境。
李遷哲見外無援軍,打又打不過,只能投降。
隨后入長安,魏國丞相宇文泰對他十分優待,拜為車騎大將軍、散騎常侍,并封沌陽縣伯。
還讓他回安康,任刺史,十分信任,而東梁州隨后改名直州。
當然,再怎么信任,安康也有魏軍駐扎。
現在,梁國使者潛入安康,聲稱官軍(梁軍)已經收復江陵、襄陽,即將沿著漢水揮師西進,要收復東梁州。
接下來,可能還要收復梁州。
短短時間就接連攻下江陵、襄陽,這可能么?
李遷哲覺得不太不可能。
江陵、襄陽都是堅城,不是那么好打的,困守江陵的邵陵王,必然會負隅頑抗,絕不會投降。
魏國占了襄陽,不會輕易放棄,現在,梁軍使者跑來告訴他,官軍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接連收復江陵、襄陽,李遷哲根本就不信。
但是,使者還帶來了襄陽守將的首級。
此“人”李遷哲認得,確實是鎮守襄陽的將領之一,這下,不由得他不信:不管梁軍用了什么法子,確實已經收復了襄陽。
那么,他該怎么辦?
迎接梁軍入城,率領州郡軍民重新做梁國臣子?
如此一來,留在長安做人質的族人,就要完了。
如果抵抗梁軍,做魏國的忠臣,那....
李家兩代人都是梁國臣子,可以投降魏國,現在不到一年時間,就要給魏國做死節忠臣?
李遷哲自己都覺得怪怪的。
毫無疑問,他現在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何去何從,關系到自己和家族的榮辱興衰。
使者在等他的答復,而從襄陽出發的梁軍兵馬,想來已經在半路上,如果他‘反正’,梁軍立刻可以長驅直入,攻打漢中。
這是大功一件,一旦梁國重新控制梁州,至少安康是安全了。
那接下來呢?
魏國肯定會與梁國爭奪漢中,一旦漢中失守,安康又會面臨選擇,李遷哲不僅要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家族考慮。
如果看好梁國能拿下并堅守漢中,他就該反正。
如果不看好梁國能拿下并堅守漢中,他就該做魏國的忠臣,抵御梁軍,并向漢中甚至長安告急。
第一個選擇,會讓待在長安的族人喪命,但對于根基在安康的李氏而言,這代價是值得的。
第二個選擇,會讓安康成為梁國、魏國交鋒的前線,不過只要魏國勢大,梁國就不能對安康有實質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