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輕人用手背擦去眼淚,看著李笠,用力點頭:“君侯,我會把他們的事跡,和鄉親們仔細說的!”
李笠笑道:“你擊殺了齊國大將,這可是打了幾十年仗的宿將,他殺過的人,比你我殺過的魚還多,可那又如何?敵不過我們鄱陽子弟!”
看著一張張興奮的臉,李笠繼續鼓勁:“我們還會打勝仗,還會擊敗更多的敵人,不管他們是什么人,有多厲害,我們一定能打贏!”
眾人呼喊起來:“我們一定能打贏!”
打了大勝仗,將士們士氣很高,同袍的傷亡免不了讓人悲傷,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捷,更讓人熱血沸騰。
而這也是李笠想要的結果:打仗,不斷打仗,率領鄱陽同鄉們獲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畢竟那么多鄱陽子弟從軍,追隨他來到徐州,可不僅僅是為了混一口飯吃。
若只是混一口飯吃,留在鄱陽即可,畢竟鄱陽如今持續大規模開荒、屯田,只要肯干活,就能填飽肚子。
所以,來到徐州的鄱陽兵,至少大半有建功立業的心,那么他作為‘帶頭大哥’,就得帶著同鄉們打仗,刷戰功。
不僅如此,那些加入徐州軍的兩淮子弟,許多人也盼著戰功赫赫的李三郎,帶著大伙刷戰功,所以,他必須出擊,主動求戰。
用不斷的勝利,給從軍的人們以晉升的希望,只有這樣,聚集在他身邊的人,才會越來越多。
但是吃飯時得看菜下飯,他可不能為了打仗而打仗。
此戰過后,齊國青州地區必然震動,李笠殲滅了青州地區的一支‘野戰軍’,可以試著有進一步的動作。
但是糧草接濟不上,也沒有后續兵馬北上增援,所以,這個方向的進攻到此為止。
李笠作為徐州刺史,此次突然發動進攻,其實是‘便宜行事’,所以,只是徐州軍府的一次軍事行動,而不是梁國朝廷對青州地區進行戰略進攻。
以一州軍府的兵力,加上他的部曲私兵,不足以實施這樣的戰略進攻。
哪怕有火炮支持,也不行,因為李笠要保住這個秘密,也不能暴露自己的真正戰斗力。
畢竟,他只不過是個寒人出身的武將,麾下軍隊戰斗力過于強悍的話,會讓許多人睡不著覺的。
李笠收回思緒,看著眼前一個個齊將首級,又看看遠處烏央烏央一大片的齊軍俘虜,心情又好了許多。
此戰過后,青州方向再不會有軍隊可以南下,攻打穆陵關、南青州、北徐州,大峴山以南,穩了。
他得盡快收兵,回師去救沛縣、蕭縣,這就是“兵貴神速”。
至于火炮的秘密,見識了威力的齊軍俘虜,卻無法說清楚,且別人也未必相信。
難道說:卻見前方閃光,于是軍陣糜爛、血流成河?
這話誰信?
況且,這些俘虜接下來要在礦山里挖礦至死,哪來的聽眾呢?
。。。。。。
上午,天空烏云密布,隨時都有可能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