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烈日當空,土路旁的樹林里,兵卒們按隊聚在一起乘涼,要等太陽沒那么曬,再繼續趕路。
而軍士們如同管家婆一般,絮絮叨叨著,讓傻小子們該出恭的出恭,該平躺的平躺。
傻小子指的就是此次出征的新兵,因為經歷了去年上半年激戰的兵,過半已去屯田,建設自己的小家園去了。
補充的兵雖然經過嚴格訓練,但沒上過戰場,當然是新兵。
“走路很累,趁著現在休息,莫要嫌地臟,趕緊平躺,讓雙腳放松,緩緩。”
軍士梁萬斤交代著,他是隊長,見自己隊里幾個兵,一個個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好像很累的樣子,覺得奇怪:
“我說,你們不是拉練過許多次么,怎么才走了幾日,就蔫不拉幾的?”
有小兵回答:“哎喲,梁頭,這不是打仗么,可不比平日拉練啊。”
隊副柳二郎笑道:“都一樣,運氣好,在戰場上亂跑,什么事都沒有,運氣不好,拉練都會出事。”
“柳副,我們可都是第一次打仗,哪能等閑視之。”又有一人說道。
柳二郎笑起來:“喲呵,昨日剛教的‘等閑視之’,你都會用了,不錯,不錯。”
時間還夠,為了緩解小兵們的緊張情緒,梁萬斤給手下講起打仗時的注意事項。
柳二郎見其中一人似乎熱過頭,有中暑的跡象,趕緊讓人提來新打的一桶水,命其光著膀子,然后用布巾沾水擦臉、擦胸膛
此為“降溫”,目的是讓人的腦袋、胸膛快些散熱,如此就能很快恢復‘正常’,不容易中暑。
這是軍士們多年軍伍生涯總結出來的經驗,行之有效。
柳二郎也是軍士,協助梁萬斤帶隊,如果作戰時梁萬斤陣亡,他就是隊長,帶著小兵們繼續作戰。
梁萬斤見新兵們確實累了,安慰道:“已經連續走了四日,明日會休息一日,大伙再堅持堅持,今晚說不定能有熱水泡腳喲!”
行軍之后能用熱水泡腳,這對于大伙來說都是美事一樁,想著想著,仿佛就不那么累了,但有人擔心:
“梁頭,萬一敵人來襲呢?”
“那我們就依仗營地防御,敵人若來的少,也就只能騷擾,若來得多,呵呵,友軍很快便能趕到,沒什么好擔心的。”
“那他們來到會不會是騎兵?”
“那肯定是啊,齊人肯定是要派騎兵來探探虛實...”
說到這里,梁萬斤拿起一張弓,向手下夸贊:“這弓,你們都用順手了,真要有敵騎來襲擾,只管放近了射,用射馬箭射馬。”
小兵們也拿出隨身攜帶的弓,問:“這怪弓真的能有用?我們才練了三個月。”
“什么怪弓,這是特制的鐵木弓,只要有力氣,就能用得好。”
鐵木弓,弓把為鐵制(握把纏著布條),兩端各固定一片竹木弓片,上弓弦后拉滿弦,弓力大概有一石。
這種弓的特點不僅在于鐵、木結合,而是還有兩處:其一,在弓把處開了一道口子,名為“箭臺”,箭矢搭在箭臺中間,正好位于弓把中間位置。
也就是說,撒放弓弦時,箭矢的運動軌跡完全貼合弓弦的運動軌跡:直接從弓把中間飛出去。
而不是箭矢繞過弓把、扭著身子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