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作戰,著甲得有強健體魄和體力,揮舞兵器得有強健的腕力、臂力、腰力,所以兵卒的力量和體力,是打勝仗的保證。
李笠決定強化力量、體力訓練,辦法就是按照相對科學的鍛煉方法,實行簡單有效的持續鍛煉。
練四肢,練背部肌肉,練腰部肌肉,再練體力、心肺。
雖然未必能把人練成大塊頭的肌肉男,但強健的體魄、有力的雙臂、肩膀和腰,就是成為精兵的先決條件。
力量有了保證,再練習技巧,通過對練把力量和技巧結合起來,無論使用的是長矛、刀盾還是弓箭,都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
但高強度訓練后,兵卒們一定要吃好,否則練不起來。
因為高強度訓練的前提,是有充分的伙食(包括肉食、鹽)供應,若只有訓練強度,沒有飲食保障,兵卒們只會被練垮,而不是練成肌肉男。
。。。。。。
中午,食堂,排隊打飯的人在各個櫥窗面前排成長龍,準備大快朵頤。
他們都已經進行了力量、體力訓練,洗了個澡,拎著小木桶就來打飯。
之所以說是用小木桶打飯,是因為食量很大。
二十來歲的小伙,本來就是好胃口的年紀,加上軍營里每日的大強度訓練,消耗很大,胃口當然更大。
來到櫥窗前,把桶一放,瞪大眼睛,看著掌勺大娘用專用飯勺往桶里倒飯,目不轉睛,生怕有米粒掉出去。
還得照例在飯上倒一勺美味湯汁,然后再看著掌勺大娘往桶里倒魚丸。
魚丸制作時有鹽,所以是咸的,一共十個,一個都不能少,也不能有破損。
接著是一個雞蛋,然后是兩塊魚鲊,以及腌制的腌菜一勺。
如此,小木桶裝滿,轉到一旁矩形“餐桌”邊,坐在高腳坐具“木凳”上,就可以開動了。
當然,吃慣面食、吃不慣米的人,可以選擇一個個碩大的“饅頭”,或者各類面食。
角落,一個四人餐桌處,身著戎服的李笠默默坐著,毫不起眼。
他看著眼前的小木桶,又看看四周就坐的小伙,覺得有些尷尬:我又沒鍛煉、消耗,整一木桶飯菜,可不得吃撐?
浪費糧食可恥,這是軍營里的口號,還是李笠親自擬定的口號,所以他還是拿起筷子,慢慢吃起來。
食堂的大廳很大,如同大棚,所以一起用餐的人很多,李笠時不時張望,見用餐的兵卒一個個吃得津津有味,愈發覺得自己要是剩飯菜就是作孽。
當然,照著兵卒們這種胃口,軍營的伙食開銷可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足以把一般的州軍府給吃垮。
也就只有善于經營產業的李笠,能給徐州軍府湊夠伙食費,讓將士們在保持高強度訓練的同時,能夠吃飽喝足。
將士們每日訓練之余,可以快速恢復體力,確保攝入足夠的蛋白質,長肉。
力量訓練,其實就是“增肌”,要“增肌”就得確保蛋白質的充分攝入,也就是要吃奶、肉、蛋(動物蛋白),或者豆類、豆制品(植物蛋白)。
這在后世實現起來不算難,但在這時代,很難。
有時候,花錢都買不到充足的肉,甚至連食用油都不好買,不過這難不倒李笠,因為他已經組織人手養魚、捕魚。
寒山南北城周邊有許多魚塘,大量養殖草魚,‘彭城湖’及泗水又能捕魚,所以魚肉供應勉強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