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囚室,一縷陽光如同光柱,透過窗戶直插地面,武陵王蕭圓正看著地上的陽光,再看看那小小的窗戶,忽然想到一個字:
四壁成口,口中一人,即是囚。
環顧四周,小小囚室倒是干凈整潔,若不是一排木柵欄橫著,仿佛是一禪房,正好可以誦念佛經。
被捕入獄后,蕭圓正只是上表自辯過一次,見沒有效果,就懶得掙扎。
有人要他死,且他必須死,多說無益。
蕭圓正覺得既然事已至此,且兒子似乎能保命,便不再做無謂的掙扎。
留在世間的時日無多,蕭圓正除了思念妻兒,又想起了已故的父親蕭紀,以及遠在長安的弟弟們。
他的父親、武陵王蕭紀,為高祖(蕭衍)第八子,當年坐鎮蜀地,后來率軍東進,討伐占據荊州叛亂的邵陵王蕭綸。
結果魏國(西魏)趁機攻打益州,蕭紀率兵回救,半路遇伏,兵敗身亡。
魏軍攻下蜀地,武陵王諸子淪為階下囚,世子蕭圓照也去世,當時,家中排行第二的蕭圓正在司州任郡守,逃過一劫。
他成了武陵王留在梁國唯一的兒子,隨后繼承武陵王爵位,一直低調行事。
數年時間過去,蕭圓正沒想到自己還是難逃一死,有人試圖興大獄,誅殺異己,而他,就被主謀認作是異己。
蕭圓正閉上眼睛,思索著誰可能是主謀。
不久前,元宵節當晚,臺城失火,又有宗室帶兵夜闖臺城,似乎是要發動宮變,鬧出很大動靜。
事后追查起來,幕后主謀居然是豫章王蕭棟。
對于這個結果,蕭圓正是不信的,因為什么事也沒做的他,被人告發,說與蕭棟合謀。
所以,他和蕭棟一樣,都是被誣陷的。
蕭圓正覺得自己和蕭棟都是閑散藩王,沒擋著誰的路,卻被人誣陷欲置之死地,那么,幕后主謀到底想干什么?
毫無疑問,最終目的是皇位。
蕭棟及其兩個弟弟,是昭明太子的嫡孫,所以涉及皇位更替,是繼位呼聲很大的人選。
而蕭圓正作為武陵王的兒子,雖然比不上蕭棟,卻也是高祖(蕭衍)的孫子,為當今年幼皇帝的皇叔(堂叔)。
且他麾下部曲眾多,加上效命的壯士,有近萬人,若在建康任職,關鍵時刻,能壞人大事。
若在外任職,起兵勤王,也能盡一份力。
幕后主謀要謀皇位,就得把與幼帝關系最近的宗室剪除,先把昭明太子的孫子解決,再對付幼帝的皇叔們。
他這個堂叔被干掉,接下來,就輪到親叔叔們了。
所以,要么接下來,輔政的湘東王會成為幕后主謀新的目標,要么,湘東王就是主謀。
因為當昭明太子、武陵王一系的成年宗室完蛋后,就屬湘東王父子和幼帝關系最近。
當然,還有廬陵王蕭應,關系也很近,然而此人為癡兒,愚不可及,能否保住家業尤未可知。
蕭圓正睜開眼睛,看著地上的光斑,琢磨著自己的推測是否正確。
重陽節那天,刺客扮做湘東王妃,拉著湘東王世子去見皇帝,然后刺殺皇帝,湘東王世子當場身亡。
湘東王應該不是主謀,因為虎毒不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