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南城,太廟處火光大作,前來縱火的李笠,見太廟大殿已經點燃,十分滿意。
在太廟值守的官,以及“先帝”牌位,加上配享太廟的功臣牌位,已經被他手下‘打包’,接下來會送到建康,足以證明他進入齊都鄴城,燒了太廟。
不僅如此,太廟外墻上還寫了許多個拆...仇字,表明李笠燒太廟的緣由:李三郎來鄴城為先帝報仇。
看著燃燒的太廟,以及殿前石雕上,自己親自刻下的“李笠到此一游”字跡,李笠已經能想象齊帝高洋的表情。
太廟是皇帝宗廟,其內有‘先帝’牌位,等同于一個宗族的祠堂、祖宗牌位。
宗族祠堂、祖宗牌位被人砸了,那是對全宗族的侮辱,此仇僅次于挖祖墳,可謂不同戴天,是要用命來清算的,遑論一個國家。
于是,此仇不死不休,齊帝高洋即便不氣得爆血管,接下來也會派出大軍直撲徐州。
未必,齊軍若來,恐怕會繞過徐州,直撲淮南,不把兩淮化作焦土是不會走的。
毫無疑問,李笠此舉會導致兩淮面臨空前危機,但在“為先帝報仇”的大義名分下,朝野內外,沒人可以指責他。
更別說,輔政的鄱陽王蕭范會給他撐腰,因為這就是‘交易’的部分。
部下趕來,向李笠匯報:“使君,檄文已經掛好了。”
“不光要掛在這里,還得把傳單散發出去。”
部下嘿嘿一笑:“帶來的傳單,進城之后已經散發完了,”
李笠點點頭:“嗯,趕緊撤!”
兵馬沿著來路返回,很快便回到彭均把守的路口。
李笠看著一臉狼藉的街道,看著四周響起的呼喊聲,聽著不絕于耳的號角聲,以及西面遠處那巍峨的宮城,覺得有些遺憾。
能夠突入鄴城,已經很不容易了,靠著這點兵力,想要攻破宮城,那是妄想。
而且不能久留,進城打完臉就得趕緊跑。
所以他此次突襲的首要目的,是入鄴城燒太廟,名義上是給先帝報仇,但實際上是當眾打臉,最大限度刺激齊帝高洋,挑起大規模戰爭。
這個目標很關鍵,一定要做到。
目的二,搶劫鄴城周邊馬場飼養的軍馬,以及城內東市里大量馬匹。
目的三,救貞陽侯蕭淵明。
目的四,‘摸獎’,看看能不能抓到(擊殺)齊國的高官顯貴。
前兩項已經達成,而昨夜炮擊東門外齊軍營柵并發動夜襲后,擊殺率部抵抗的主將、上黨王高渙,這位是齊帝高洋的七弟,也算摸到大獎了。
“人救出來了么?”李笠問,彭均回答:“救出來了,剛過路口不久,想來已經出城。”
“好,準備撤!”李笠下令,彭均點點頭:“我來斷后,你先走!”
“你仔細些,城門見!”
李笠說完策馬向東前進,走了一段距離,在兵卒把守的一個巷口停下。
巷口內不遠處,有一個店鋪,掛著的招幌上,畫著個炊餅和一頭驢。
有幾個兵從店里扛出一筐炊餅,李笠見了,頗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