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場景很好判斷,兵卒們回答:“當然是后面的人撞上前面的人,然后隊伍亂成一團。”
“這不就結了?”趙大缸笑起來,眼睛幾乎要瞇成一條線,“面條本來是直的,沿著傳送帶前進,前頭忽然受阻,自然就卷起來了...”
趙大缸的內人,以軍人家屬的身份,在食品作場做工,還是個‘技術員’,收入不錯,對方便面的生產很了解。
方便面,是寒山出現的一種新式‘速食’食物,需要油炸,然后封在陶罐里,耐存儲。
方便面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熱水浸泡,泡軟了吃。
雖然口味比不上現做的面條(又稱水引),但因為含油、含鹽,加上吃起來‘方便’,所以銷路不錯。
畢竟往來寒山的商旅極多,有了這種‘方便面’,路上吃起來確實‘方便’。
對于方便面,趙大缸有自己的看法:“日常居家,吃方便面就不值得了,畢竟要比現做面條貴,尋常人家哪舍得經常吃。”
“若出門在外,這方便面吃起來方便的優點,就是最受歡迎的優點,畢竟那么多道工序做出來的面條,就是為了‘方便’。”
趙大缸講解起最近開始出現的“方便面”,其實也是炫耀自己的見識。
“作場里,先用面粉和水,放鹽等佐料調味后,用機器反復碾壓成合適的面皮,過另一個機器,切割成直面條,又立刻擠壓成彎曲面條。”
“這時的面條是生面條,入蒸箱蒸煮,變成熟面條,然后刷油,并時拉成長條,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
“接著這小面條塊要油炸,喚作‘脫水硬化’,之后瀝去多余的油,冷卻,于是,硬邦邦的面條餅就做好了,封入陶罐,可以存儲很長時間。”
“因為方便面油炸過,是熟食,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滾水浸泡,泡軟了吃。”
大伙得知方便面的制作這么復雜,卻主要由機器來完成,不由得咋舌:“用了這么多道工序,還用油來油炸,難怪售價不便宜。”
趙大缸點點頭:“所以我說了,平日里在家做飯,現做面條煮來吃最劃算,也可以去買面條回來煮著吃,這方便面,得出門在外時吃,才劃得來。”
趙大缸拿起碗,碗里的湯已經被他喝完,但意猶未盡的舔著碗面,因為上面沾著油星。
其他人,也多是如此,畢竟油很寶貴,一滴都不能浪費。
“方便面得油炸,所以帶著油,我們若是吃大饅頭,吃現煮的面條,不放油的話,哪來的油吃?”
“我們如今在城里,還可以從容生火做飯,做饅頭,做面條,或者煮飯,可在野地里露營,這得多費事?”
“行軍一天,累得不行,還得砍柴燒水,排隊等著打飯,又餓又累。”
“有了方便面,就不同了,這玩意的優點就是‘方便’,干吃都行,本身是咸的,又有油,吃下肚,沒那么容易餓。”
“若是在野地里輕裝前進,帶不得那么多鍋碗瓢盆,有了方便面,填飽肚子可不方便許多?”
趙大缸吮著手指,要把手指上沾著的油也吮干凈:“我們被圍在城里,城里到處都被水浸泡,說不得一年都出不去。”
“若人長時間吃不到油、鹽,那是要全身浮腫、無力的,仗還怎么打?”
“可是,隔幾日就能吃一頓方便面,還會缺鹽、饞油么?”
“所以,你們別說這方便面做起來麻煩,耗油鹽,售價不低,但制作時下的功夫,關鍵時刻,就能與人方便。”
“尤其是在外行軍打仗,這方便,可真是方便,等于能多帶幾日口糧,且明顯緩解后勤負擔,你們說,值不值?”
眾人用力點頭:“值!”
“所以呀,我們沒什么好擔心的。”趙大缸又開始給手下鼓勁,這也是軍士的職責之一。
“城里囤積了大量糧食、罐頭,以及燃煤,甚至還有方便面,撐個一年,不是問題,冬天取暖,都有保障,足以和敵軍對耗。”
“不過,我覺得不用拖一年那么久。”
“因為,君侯很快就會把他們全都給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