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是東邊!他們在凌晨,從東邊攻過來,我們、我們猝不及防,沒能擋住。”
“賊兵四處縱火,到處殺人,火勢一起,救也救不急。”
“許多人四散奔逃,被賊兵沖撞、砍殺,傷亡慘重,死人到處都是,有的人跳水逃生,但人擠人,許多軍、民落水溺亡...”
“河里的糧船都被燒了,火光沖天,連南邊的睢陽城守軍,都能看見....”
使者訴說著當時情景,可朱混元聽著聽著只覺后背發涼:囤積在蒙城的糧草不計其數,供應者各支大軍的軍需。
現在全都沒了,他們的攻勢必須停止,且得趕緊回師,因為軍中存儲的糧草,頂不了多久。
若不及時后撤,趕在軍中斷糧前撤退到梁郡睢陽附近,必然軍心大亂。
可以說,蒙城的糧草就是他們的要害,如今被人擊中,再不情愿也必須收兵。
因為官軍兵馬眾多,每日消耗的糧草不是一個小數目,靠就地搜刮,根本就不能自給自足,必須靠后方輸送過來。
如今糧草供應不上,仗已經沒法打下去了。
他看著眼前綿延數里的樹林,再看看河面上漂浮的浮尸、船板,沒有糾結太久,便下令撤軍。
九里柞距離上游虞城,不過四五十里路,再到蒙城,也不算遠。
事已至此,全身而退是最重要的,可朱混元不打算浪費時間。
一番布置之后,齊軍停止縱火,收兵回營,開始準備撤退。
可朱混元忽然想到了什么,讓人把幾名梁軍俘虜叫來。
他看著這些兵敗被俘的騎兵,問:“你們騎馬打仗,打了多少年?”
幾個梁兵遲疑片刻,回答:“一年。”
“一年!!!”可朱混元十分驚訝,“一年能把馬騎好?”
“就是一年,一邊練習,一邊打仗。”
可朱混元看看左右,見左右都是一臉難以置信的樣子,他忽然想明白了。
這是誘餌,在龍譙固被圍殲的三千梁軍騎兵,都是誘敵的新兵,難怪騎戰能力那么弱。
而九里柞的步兵,恐怕也是誘餌,明明餓了十來日,居然還能組織起有效的防御。
所以李笠居然用將近三萬步騎作為誘餌,引誘他們全力出擊。
可朱混元越想思路越清晰:為了圍殲三千騎兵,他把大部分騎兵都調過來,于是,對于外圍的偵察變得無力,或許,李笠就是趁機偷偷迂回,往蒙城而去。
齊軍步騎聚集在九里柞,縱火燒樹林,而李笠的精銳,偷襲蒙城,縱火燒糧草。
想通這一點的可朱混元,對李笠居然拿將近三萬步騎做誘餌,感到震驚。
幾乎要脫口而出:為了燒蒙城糧草,你可真是舍得下血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