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潮的齊軍騎兵擴散開來,宛若天羅地網,將梁軍步騎環繞。
舉目望去,四周塵土大作,到處都是騎兵,仿佛被銅墻鐵壁所圍困,此情此景,讓李笠想到了自己看過里提到的一段話:
百騎環繞,可裹萬眾,千騎分張,可盈百里。
這話為成吉思汗所說,橫掃歐陸的蒙古騎兵,很好的印證了這段話。
騎兵的優勢在于速度,而且沖鋒起來威力驚人,數十騎的沖擊力,媲美上千步卒的沖鋒,而數千騎的軍隊,其戰斗力超過萬余步兵。
當然,前提是這些騎兵訓練有素,而不是僅僅會騎馬的騎馬步兵。
現在,面對數千騎兵的包圍,李笠可不敢大意。
他的兵馬總兵力占優,但騎兵數量處于劣勢,所以兵力優勢無法轉換為戰斗力優勢。
將士們連日征戰,方才又剛打完一場大戰,體力明顯下降,雙臂發酸,身體發沉,傷口隱隱作疼,且有大量俘虜。
所以俘虜是不穩定因素,即便要殺,也來不及了,不過李笠卻不這么認為。
這些俘虜,原本三人一組,被鐵鏈銬著手腕,這些鐵鏈,是梁軍為了抓俘虜,特地備下的。
因為齊軍騎兵出現,這些俘虜被聚在一起,作為人墻,擋在梁軍軍陣左翼。
而上一場戰斗遺留的輜重車,作為屏障,擋在梁軍軍陣右翼。
土丘,位于梁軍軍陣之后,上面又聚集不少兵卒,以尸體、各種物資作為障礙物,守住軍陣后背。
土丘南面,可朱混元看著眼前梁軍陣型,有些佩服:如此之短的時間內,能夠排出這般陣勢,也算是訓練有素了。
但看著滿地尸體,可朱混元的心情很快滑落。
他還是來晚了一步,這支官軍被梁軍殲滅,如此看來,另外兩路官軍,恐怕兇多吉少。
蒙城遇襲,糧草被燒,導致各路官軍被迫撤退,又因為后方有敵騎在活動,行軍變得謹慎起來,以至于被對方抓住機會,逐個擊破。
即便要逐個擊破,也得麾下將士驍勇善戰才行,而梁軍做到了,所以,這才是李笠真正的實力。
想到這里,可朱混元不由得后悔,當初他在九里柞時,就覺得哪里不對勁,只是沒想到,那李笠十分狡詐。
居然舍得把將近三萬步騎當做誘餌,引他們露出破綻,然后抓住這個破綻,制造更大的破綻,并做到了逐個擊破。
還好他當機立斷,讓步兵自行后撤(有部分騎兵隨行),自己帶著騎兵主力往北移動,搜索并找到了梁軍主力。
若再晚一步趕到這里,對方可就全身而退了。
現在,趁著對方剛打完一場大戰,體力下降,來不及修整,正好將其一舉殲滅。
齊軍很快做出應對,一邊環繞敵陣、以騎射放箭,不時試探進攻,試圖尋找破綻。
但梁軍軍陣嚴密,暫時無懈可擊,不過...
其左翼,是被俘的潰兵,因為數量不少,所以梁兵看押不過來。
這是機會。
齊兵向俘虜們喊話,讓他們等信號,一齊往外跑。
不一會,信號起,被三人一組銬在一起的俘虜們,呼啦啦向外跑,如同水銀瀉地。
站在后方的梁軍弓箭手,無法射擊跑在前面的俘虜,根本就無法阻擋俘虜們外逃,但很快,有不少梁軍步兵跟在俘虜后面跑出去。
從一開始,梁軍就沒法打算把俘虜們“釘”在左翼,可朱混元也看出來了,已有準備的騎兵立刻撲向這些尾隨而出的梁兵。
騎兵的目標,并不僅僅是這些出擊的梁軍步兵,還有必然會一同出擊的梁軍騎兵。
然而梁軍騎兵并未出擊,出擊的步兵見齊軍騎兵撲來,立刻往回跑,縮回陣中,以長矛列陣,護住側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