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城南,鄱水邊,貨運碼頭處一片繁忙,無數貨物正在裝卸,大量船只正在靠岸或者離岸,人員進進出出,熙熙攘攘。
碼頭邊上,是一排排的邸店,各家店內熱鬧非凡,掌柜、伙計與往來客商交談著,有討價還價,有訂貨、提貨。
歷經十來年的發展,饒州鄱陽愈發繁華,各地的貨物在此聚集,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以及越來越多的客商和人氣。
來自北鄱水上游新平的瓷器、南鄱水上游樂安的銅,是饒州最有名的‘特產’,但現在,‘特產’又多了許多。
魚鉤、釘、針,是鄱陽的‘特色制品’,因為需求量大,薄利多銷,無論是大商賈還是小貨郎,都能靠著這小小的鉤、針、釘發財。
又有日益出名的‘鄱陽紙’,越來越受各地歡迎,所以鄱陽的紙張及紙制品,繼新平瓷器、樂安銅之外,成為第三種‘熱門產品’。
一處邸店二樓,登船的李昕坐在窗口處,看著窗外那熱鬧非凡的碼頭,以及手中資料里記錄的內容,感慨不已。
餐紙、廁紙,以及其他許多紙制品,終于打開銷路了,這可不容易。
各種紙制品打開銷路,讓鄱陽各地的造紙作場財源廣進,訂單堆積如山,能讓作場從年頭忙到年尾。
而造紙對于原料竹子的巨大需求,也讓許多人因此受益,叔叔多年前的‘產業規劃’,終于初步實現。
李昕收回視線,放下資料,看著案上放著的一盒餐紙。
餐紙主要用于擦手,或者用于各種擦拭,李昕伸手抽出一張,只見餐紙方方正正,巴掌大小,顏色淡黃,柔軟細膩,吸水性不錯。
用來擦手,可以將水漬和油漬擦得干干凈凈(相對而言),裝餐紙的盒子為紙盒,所用紙為堅固的厚紙。
這樣一盒餐紙,價格不高,至少對于家境殷實的人家而言是這樣。
正是因為物美價廉加上方便好用,經過數年的推廣后,餐紙的名氣逐漸打響,需求也越來越大。
廁紙亦是如此,作為廁籌的替代物,因為質量合格,所以銷路逐年增加。
這些紙制品是要花錢買的,尋常百姓不怎么舍得用,卻不妨礙銷量大漲,因為從一開始,這些紙制品的‘客戶定位’,就不是尋常百姓。
想到這里,李昕愈發佩服起叔叔來,叔叔以獨到的眼光以及布置,把造紙(用竹子為原料造紙)做成了搖錢樹一般的產業。
又不吃獨食,把以竹紙的造紙技術,適當出售,讓造紙產業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很快把產業規模發展起來。
而李昕按叔叔的安排,參與管理造紙作場,以及負責紙制品的“推廣”、“銷售”,幾年下來,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學會了如何管人,如何用人,如何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學會了‘控制情緒’,學會了皮笑肉不笑,哪怕是心中氣得想打人,但臉上依舊笑呵呵,與人談笑風生。
學會了如何組織、穩定一支‘團隊’,在這個團隊里,讓各成員發揮特長,遇到問題后,能夠集思廣益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辦法,然后加以實施。
之所以學這些,不僅僅是為了管理好作場,還要為將來帶兵打仗做準備。
因為叔叔說了,帶兵打仗,和帶人做事的道理是一樣的。
帶兵,就是管理一個團隊。
打仗,就是和對手交鋒,不僅要斗勇,還要斗智。
與敵軍主將斗智,和與形形色色奸商斗智是一樣的,要琢磨對方的想法,然后進行應對。
無非是做買賣時,與人打交道輸了,自己虧錢財,而交戰時,被對手算計,自己付出的是人命。
如果打仗不會動腦筋,最多不過是一名斗將,為人鷹犬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