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種握著末端的握法,很容易傷手腕,腰也吃不住。”
李昉用力點頭:“嗯!阿耶我知道了!”
李笠又說:“但是,滑把攻擊...劈砍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就是劈砍距離忽然增加,所以,你得把握好距離,適當縮手。”
“不然劈下來,斧頭劈不中木塊,就是白費力氣。”
李昕用力點頭,按照阿耶教的要領,比劃了幾下,再次劈柴,果然感覺不一樣了。
其他幾個伴當,也陸續掌握了這一要領,李笠見兒子高興,也很高興:“記住,用長桿兵器時,滑把,是很有用的技巧。”
“譬如用矛,無論是直刺還是橫掃,用了滑把技巧,就能瞬間增加數尺的攻擊距離,對方若是沒有提防,很容易被擊中。”
“同理,你對付手持長兵的敵人時,也得提防對方使出這一招,而滑把是長桿兵器極其有效的攻擊方式,一定要謹記在心。”
李昉好奇起來:“阿耶,長柄戰斧和長柄刀,也是如此用法么?”
李笠點點頭:“對,長桿兵器都是杠桿,靈活變距,即變換力矩,就是把這個杠桿用好的訣竅。”
“但是,長柄戰斧和長柄刀,和矛槊不同,他們的重心在前端,使用起來,更費力氣,起勢和收勢不容易,這時候的動作遲緩,很容易給敵人以可乘之機。”
“所以,軍中所用長柄戰斧,以及偃月刀,其全長也就一丈左右,重量大概五六斤,而一桿一丈二的矛,重量也就三、四斤。”
“看起來長度差不多,但用法不一樣,不過呢,長柄戰斧、偃月刀的基本用法,就和劈柴差不多,要活用滑把,改變力矩。”
“用這種長桿兵器作戰,其招式必須盡可能省力,不然在戰場上揮舞幾下就會雙臂發麻,那可就不妙了。”
李昕又問:“那,用斧頭當兵器,起手和收手很慢,別人不可能傻傻站著吧?”
李笠見兒子開始動腦筋想問題,笑道:“當然不會,所以戰斧、偃月刀主要用來對付重甲敵人,至于斧頭一劈不中,己方出現破綻,確實很危險,不過...”
“戰斧當頭一劈不中,還有一個技法,可以反制敵人。”
。。。。。。
左城,齊軍來襲,兵馬浩浩蕩蕩,無邊無際。
不久前,齊國探知梁軍正在加固左城城防,于是立刻發兵來攻,要趕在梁軍立足不穩之際,收復左城。
于是,左城東北角一段尚未完工的城墻,成了齊軍突擊的目標。
大量身著重甲的步兵,在弓箭手的掩護下,手持刀盾、長矛、大斧等武器,向這段城墻發動進攻。
梁軍倉促間豎起木柵,擋住城墻缺口,并以大量兵卒守衛木柵,低擋齊軍進攻。
雙方距離快速縮短,不斷地對射之中,許多人倒地,齊軍先鋒頂著箭雨逼近木柵,將火把以及各種易燃之物投到木柵后,然后直接以大斧劈砍木柵。
又投擲出綁著繩索的鐵爪,扒著木柵,然后向外扯。
木柵后冒起煙,似乎投擲過去的火把以及易燃之物已近被弄滅,隨后木柵突然向前傾倒,其后大量準備就緒的重甲梁兵,端著長矛徑直沖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