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說彭城湖上雷聲大作的人,越來越多,你們注意一下影響,調整一下訓練時段。”
“是。”武祥說完,問:“用炮船水戰,會不會是殺雞用牛刀?”
“唯有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李笠說完,繼續走。
火藥庫里,別無第三者,武祥又問:“寸鯇,你到底在擔心什么?何苦給人做鷹犬!”
“不,你看事情的角度錯了。”李笠知道武祥指的是什么,他停下來,看著發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可是我們有火炮,誰都打不過我們!”
“武力可以奪天下,卻不能治天下,一味依靠武力,到頭來,只會落得眾叛親離的結局呀。”
李笠說著說著,輕輕笑起來:“我打個比方。”
“你把國家當做一個店鋪,維持店鋪運轉的關鍵,是收支。”
“只要收大于支,那么這個店鋪就能運轉下去,但具體如何維持運轉,得靠掌柜和伙計們。”
“收大于支,東主有盈余,掌柜和伙計有工資和分紅,干勁十足,店鋪越做越大。”
“收小于支,店鋪虧錢,東主不停填錢,心急如焚,掌柜和伙計人心浮動。”
“收小于支,可能是行情不好,那么大伙咬牙堅持下去,等到行情好轉,那也還行。”
“若是東主經營無方,加上掌柜、伙計吃里扒外,導致本來可以盈利的店鋪,硬生生被蛀蟲弄得虧本,那無論行情如何,店鋪是開不久的。”
“如果一個店鋪,掌柜、伙計都爛透了,換又換不得,那么無論換幾個東主,這個店鋪都是沒有救的,東主投入多少本金,都會虧得干干凈凈。”
“最后,只能來個旺鋪轉租,等新的傻子來接盤。”
武祥明白李笠的意思了:治理國家得靠官僚集團,然而一旦官僚們腐爛了,換誰當皇帝,都改變不了什么。
卻覺得‘工作量’太大,再問:“可這得等多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有收獲,就得努力干活,若想著走捷徑,那是沒用的,遲早要付出代價。”
“要想讓店鋪起死回生,得把掌柜和伙計都換了,但前提是,你得有替換的人選,且能把事情做好,不然,就等著被坑死吧。”
李笠輕聲說著:“宋武帝接盤司馬氏的店鋪,店鋪的東主換了,可里面的掌柜和伙計沒換,維持了五十幾年,窮途末路。”
“店掌柜之一,齊高帝撿便宜,接盤店鋪,結果經營不下去,二十來年就不行了。”
“又一個店掌柜,高祖撿便宜,接盤店鋪,撐了快五十年,差點就撐不下去。”
“好,我李寸鯇財大氣粗,接盤店鋪,掌柜還是那些掌柜,伙計還是那些伙計,換又換不得...”
“你覺得,我能經營多久?我或許能鎮住這幫人,可我兒子呢?孫子呢?”
李笠說著說著,笑起來:“一個豪族的女郎,雖然錢多、貌美如花,卻人盡可夫,一心嫁入豪門,卻被人隨意玩弄。”
“臨了臨了,大著肚子跑來找我,說我才是真愛,讓我當接盤俠,憑什么?”
“所以,我選擇一個品行好的良家女子,哪怕她也是微寒出身,沒幾個錢。”
武祥覺得這個比喻有些奇怪,尤其那“接盤俠”一詞,但話糙理不糙,他很快想清楚:“寸鯇,我明白了!”
“你明白就好,該做的準備,就要扎扎實實做好,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