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號角聲如潮,梁、齊兩軍經過一晝夜的相互襲擾、對峙、試探,現在正式交鋒。
兩軍步陣開始對“擠”,列陣的長矛兵接近后互捅,刀盾兵不斷試探著在長矛叢林中接近對方。
而兩翼騎兵則開始相互追逐、驅散對手。
梁軍中軍附近,一處小土丘上,梁軍主帥王僧辯用千里鏡看著前方敵情,不發一言。
年少時,他以為打仗很簡單。
兩軍排開陣勢,但聽鼓聲一響,一員猛將率領精銳騎兵撞入敵陣,將其撕開一道口子,其他將士們便呼啦啦向前沖,白刃戰之后,勝負很快就分出來。
這中想法也不能說錯,確實騎兵一旦破陣,對方就完了。
但更多的時候,戰斗耗時不斷,尤其參戰兵力過萬人的交鋒,仗打起來很費時間。
兩軍對決,并不是一上來就把所有兵力壓上,合格的主帥,要把兵力分批次投入作戰。
因為兵卒的體力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輪替作戰,一場仗打上一天,是很常見的事情。
若雙方實力接近,相互找不到什么破綻,戰斗能連續打上幾天,夜幕降臨時各自收兵,依托陣后的輜重營休息,來日再戰。
亦或是重新變成長期對峙。
王僧辯不介意對峙,可對方拖不起,因為周軍也在進攻,所以積極求戰。
考慮到對方騎兵眾多,一旦變成長期對峙,恐怕防不住齊軍騎兵對后方的襲擾,所以王僧辯也愿意決戰,盡快分出勝負。
但這種事急不來,仗得打上大半天,一般要到下午,等得雙方兵卒體力消耗大半,開始露出破綻時,誰的破綻越少,或者能抓住對方的破綻,誰就能贏。
這是交戰雙方兵力、實力接近的情況下,常見的交戰過程。
前方旌旗如林,殺聲震天,摻雜著鼓點聲、號角聲,兩翼塵土大作,騎兵們也在相互交鋒。
相互繞到對方大陣側翼或者后面,看看能否發現破綻。
一片喧囂中,王僧辯看向東面龜背山,他的女婿杜龕現在守著那里,并將觀察到的戰場情況,用各種旗號傳到中軍。
因為距離有些遠,所以中軍這邊得用千里鏡,才能看清龜背山上發來的“旗語”。
齊軍一直進攻龜背山,所以昨日一整天,龜背山是戰斗最為激烈的地方。
他再看向西面,那里是左翼,為豫州軍堅守,豫州刺史陳霸先為久經沙場的宿將,麾下將士驍勇善戰,當能確保左翼無憂。
再看身后,為己方輜重營,也是臨時營柵,若今日決不出勝負,雙方鳴金收兵,要在各自營柵過一夜,來日再戰。
可一旦夜戰不止,那就得看誰先熬不下去。
忽然,有一股齊軍騎兵靠近右翼后側,數量眾多,梁軍騎兵攔截不住。
但敵騎只是略微接近,便擦邊而過,因為那里已經打下一排排木樁,以其為“骨”布設了數道鐵絲網,護住了軍陣側翼。
鐵絲網很堅韌,只要打好間隔木樁,甚至以扒釘釘在地上,就能構成有效的屏障,等于是鐵制絆馬索加上拒馬,有雙重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