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岸上招幌旁,那些兵卒開袋舀米,看著那些皂衣小吏量米,看著排隊買米的男女老少滿臉歡喜,只覺難以置信。
再看向前方,秦淮河下游河段,船只首尾相連,一眼望不到頭。
這些逆流而上的敞篷貨船,船艙里同樣堆滿麻袋。
秦淮河兩岸有大量兵卒列隊,維持秩序、卸下麻袋的同時,就地賣糧。
聚集而來的百姓越來越多,秦淮河兩岸街道幾乎被人群擠滿,不過因為有兵卒、吏員維持秩序,倒也不算混亂。
陳和茫然往前走,看著貨真價實的米,看著滿臉笑容的窮鬼們扛著糧食往外走,他越走越心驚。
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這樣?
仆人先前的聲音回蕩在耳邊,陳和只覺自己出現了幻聽。
旁邊,街道另一側,即將開門的一個個糧店,伙計們看著門外那綿延不斷的糧船、現場賣糧的兵卒、吏員,以及排隊賣糧的百姓,個個面露驚恐。
陳和看得清楚:一家糧店開門時,店內還沒擺出的木牌上,所寫內容是“今日米價每斗兩千一百五十文”
很快,價格被擦掉,改成“今日米價每斗四十文”。
但很快又被擦掉,改為“今日米價每斗三十八文”。
比對面河邊現賣的糧食低二文,店家目的是盡快賣掉存糧,不求賺錢,只求止損。
“騙子,你們是李笠安排來演戲的騙子!”陳和喃喃著,只覺呼吸急促。
他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切,覺得一定是李笠派人演的戲。
因為李笠不可能弄來這么多糧食!
陳和算得很清楚,許多人都算得很清楚,不要說李笠,就是朝廷派人到外地調糧,也不可能短時間內、不動聲色調來這么多糧食。
更不可能以每斗四十文的價格,在建康傾銷糧食。
因為大糧商們都在捂著糧食,不可能有人以每斗三十多文的價錢把大量糧食賣給官府!
陳和踉踉蹌蹌的走著,一路過去,各家來門糧店放出來的木牌上,糧價一個比一個低,甚至到了每斗三十文的低價。
毫無疑問,各家糧商都在拋售糧食,不求賺錢,只求止損,好歹收回一些本錢。
陳和已經讓人去“隨機應變”,可走著走著,只覺自己成了行尸走肉。
他和許多豪商,為了維持糧價只漲不跌,已經把大量資金用來買糧,造成建康缺糧的現實。
而官府在想辦法平抑糧價,這幾個月來一直斷斷續續調糧入京,大部分都被他們“吃下”。
這樣的交鋒,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所以陳和等人又舉債,以便“吃下”入京的糧食,維持高糧價。
把新稅制搞得實行不下去,事后,他們還能賺一筆。
現在糧價卻突然垮了,毫無征兆的垮了!
從昨晚的均價每斗二千文,變成最低每斗三十文,跌幅巨大。
如此一來,即便低價賣糧回本,收回的錢能有多少?
他不僅沒錢還高息借債的本息,甚至連自己的本金和多年積蓄都賠了進去,把田產、房產賣了,也還不起。
“假的,假的,這都是假的,你們都是伶人,跑來這里演戲,想騙我,呵呵...
陳和笑起來,自己安慰自己,他不認為李笠乃至朝廷有能力調來這么多糧食,所以,眼前的一幕幕都是在演戲。
“有糧嘍,有糧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