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鋌對孤兒寡母不看好,他還是覺得,此事利大于弊,哪怕太后就是耍人。
“既然君侯回京之前,就有破除萬難的信心,那么無所謂困難多一些。”
“正所謂債多不愁,他們一個個跳出來,那也好,順便收拾了。”
李笠覺得這就是麻煩:“對手多了,應付起來的難度就翻倍增加,你確定我們招架得過來?”
“君侯,若文斗斗不過,那就動武,不是更好么?”張鋌唯恐天下不亂,他一直就想李笠來個干脆的。
兩人議論了一陣,議出來的結果,也只能是見招拆招,看著辦。
畢竟太后的話已經說出口,無論本意如何,反正各方對李笠的敵意大漲,想挽回,是不可能的了。
“如此來,要操的心,可就多了許多...”李笠嘆道,張鋌表態:“君侯勿憂,下官愿為君侯分憂。”
李笠突然說:“你用腦過度,頭發都稀疏了,多年故交,我于心何忍?”
張鋌差點被李笠這種刁鉆的話給噎到:“君侯說笑了,下官頭發濃密,何來稀疏之說?”
。。。。。。
下午,書房,從宮里回來的黃姈,和李笠談起今日入宮的點點滴滴。
在京的命婦入宮覲見皇后、太后,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攜帶年幼子女同行,也是如此。
但是,當前日太后主動向李笠提起,讓彭城夫人帶著女兒入宮走走,這就有些意味深長了。
今日,黃姈帶女兒李平安入宮,讓女兒在太后面前露了臉。
黃姈回來后,思來想去,也想不出今日太后和她以及女兒說的每一句話,有什么一語雙關。
就是尋常的閑談而已。
也沒發現有人在暗處偷窺的跡象。
看來,太后真是沒有意思讓她的女兒入宮當皇后。
那是...為妃?
黃姈不想女兒入宮為妃,但為后就是妄想。
她知道自家出身卑微,而皇族歷來只與士族通婚,所以皇后一事是不可能的。
所以她不會對女兒提起什么“可能”,也嚴令府里奴婢不許多嘴,不許府里有任何人說什么“入宮為后/妃”的說法。
“放心,我看,太后是耍了個小手段,讓我吸引別人注意力罷了。”李笠緩緩說著,黃姈有些不滿:
“這是何必呢?平白無故給我們招惹麻煩。”
“也不全是麻煩,新稅制就要實行,太后這么一弄,對我而言,或許是助力。”
李笠試圖把事情想得好些:“這消息放出去,許多人會以為,我們李家會成為外戚,那就立于不敗之地,于是,新稅制的實行,阻力或許會小很多。”
“為何不是更大?”黃姈反駁,“讓稅制立不起來,讓你出丑,然后,成為外戚的一絲絲希望自然就沒了。”
“你很希望我們成為外戚?”李笠問,雖然女兒還未到適婚年紀,但婚事總是要考慮的。。
黃姈搖搖頭:“不,平安入了宮,一輩子就毀了,皇帝會因為她的出身,嫌棄不已,談何夫婦恩愛。”
她只想女兒嫁個好人家,夫婦相敬如賓,后半輩子有依靠。
而不是成為權力斗爭的犧牲品,做皇后不會有幸福,為妃...失寵后,那不是守活寡么?
李笠點點頭:“那不就結了?平安歲數還不到,所以不急,反正太后也沒把話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