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多云間晴,在皇宮宿衛的李笠,帶著隨從巡視各處門禁,他看著眼前此起彼伏的宮殿,只覺心曠神怡。
這個時代的宮殿建筑風格,和明清的宮殿建筑風格有所不同,他去過故宮,現在看南朝皇宮,只覺南朝皇宮建筑氣勢恢宏磅礴。
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大氣”。
相比之下,故宮建筑雖然也很漂亮,相比之下,就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覺。
李笠仔細研究過這個時代的建筑技術,覺得大概是建筑技術不同帶來的區別:這個時代的建筑,還是以夯土建筑為主。
要想建大殿,承重墻和隔墻就得厚,墻一厚,宮殿尺寸以及臺基就得跟著擴大。
這個時代的宮殿建筑都十分宏偉,就是因為夯土建筑為了達到設計的結構強度,尺寸必須夠大。
李笠這幾日在宮里到處轉悠,琢磨著若是以磚石建筑來頂替夯土建筑,皇宮的宮殿群必然會變得小巧、精美。
這樣一來,還真是顯得小家子氣。
但是住起來,還是小巧精致的宮殿舒適。
李笠在宮里湊合著過了幾夜,總覺得白天看上去高大威猛的宮殿群,到了晚上就是鬼片現場,到處陰森森的。
行走其間,夜風一起,總覺得陰風陣陣,亭臺樓閣間,仿佛有什么東西飄來飄去。
甚至有“嚶嚶嚶”的抽泣聲。
這不是幻聽,李笠昨晚夜巡時就真的撞見了,不過那是個被同伴欺負的宮女,凌晨被趕起來,到宿舍外打水、燒水。
四周漆黑一片,宮女心中害怕卻不敢不出來干活,加上委屈,躲在角落偷偷哭。
東南風吹過,帶來些許聲音,李笠循聲望去,望向東南方向的太極殿。
今日,文武百官上朝,皇帝及太后臨朝,商議國家大事,并進行一系列人事任命。
三日前,出了大事,首先是尚書省出事:錄尚書事的尋陽王,在尚書省接受官員拜賀時,忽然有兇徒作亂。
包括幾位輔政大臣在內的許多官員,死于非命。
聞訊趕來的禁軍將領侯安都等人,遇見逃出來的尋陽王、宜都王,得知有逆賊在宮中作亂,而二王得了太后旨意,要帶人平亂、護駕,便隨二王沖向皇宮。
結果一番廝殺之后,驚覺尋陽王、宜都王才是逆賊。
二王隨后死于亂軍之中,皇帝和太后有驚無險。
而奉命進宮穩定局面的湘東王,因為本就身患重病,入宮后不久便病發暈厥。
次日凌晨不幸去世。
這就是整件事的公開說法,李笠不知道別人信不信,反正他是裝作信了。
尋陽王、宜都王作亂,死于亂軍之中,而入宮護駕的湘東王,勞累過度也死了。
幾位輔政大臣及一些官員遇害,皇宮禁軍將士多有傷亡,那些奮力保衛皇帝和太后而戰死的人當中,又有不少東宮故人。
這件事影響很大,直接改變了政局,并使得政局未來走向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中樞輔政班底全部完蛋,其中還包括最有威望的宗王,而皇帝兩個親叔叔造反失敗,為此喪生的官員、將領、兵卒有很多。
接下來,皇帝(太后)該怎么辦?
朝廷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