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一切如常,入宮的溧陽公主蕭妙淽,對這片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忽然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這感覺,來自徐州寒山。
因為徐州公廨和別處不同,實行十分特別的進出管理制度,兵卒在公廨外圍街道“前出布防”,對進入公廨的人實行身份的“提前核查”。
而且進出通道不重復,如此管理制度下,能在很大程度避免突發事件造成公廨內外混亂,以至于讓別有用心之人渾水摸魚。
現在,皇宮就實行這樣的制度,所以讓入宮的蕭妙淽覺得眼熟。
和太后嫂子聊天時,特地提起寒山實行這種管理制度的緣故:“之所以如此,是為了防備齊國刺客。”
“齊主深恨彭城公,許下重賞,要彭城公性命,所以寒山城里齊國細作很多,刺客也很多,每月都能抓個十幾人。”
“每月都能抓個十幾人?”太后驚訝不已,“怎么沒聽人說?”
蕭妙淽回答:“這些人大多是江湖游俠,為名為利,來寒山碰碰運氣,所以彭城公不當一回事,公廨抓了人,就當尋常賊人處置。”
“寒山南北二城,外來人口極多,街上到處都是外地人,天南地北的口音都有,想盤查,都要問許久,甚至還得比劃,所以盤查起來十分麻煩。”
太后覺得好奇:“那要如何管?要如何保證公廨安全?”
“這若細說起來,可就有得說了。”蕭妙淽想了想,給嫂子簡要介紹一下。
防范措施,是在公廨外圍,設置數層“防御圈”,兵卒們在各路口站崗、設置關卡,提前對可能接近公廨的人進行身份核查。
分為路人、附近居民、到公廨公干人員、運送物資入公廨的仆役等。
然后根據身份不同,進行“分流”,越靠近公廨,對于人員進出的管理就越嚴格。
雖然有些麻煩,但是有效避免身份不明人物接近公廨。
“不過,刺客可不一定候在公廨附近,彭城公在府邸,在出行路上,時常會有身份可疑人物接近。”
“但這些身份可疑之人都沒能接近,大老遠就被侍衛們發現,提前處置。”
太后聽了愈發驚奇:“怎么沒聽人說彭城公經常遇到刺客?”
蕭妙淽搖搖頭:“都是些煩人的蠅蟲罷了,不值一提,彭城公定下一系列制度,并嚴格執行,寒山城里來再多江湖游俠和細作,也別想搞出大事。”
想了想,又說:“想來有彭城公坐鎮宮城,那些魑魅魍魎就做不了亂。”
這話說到太后心底,自從李笠坐鎮皇宮,她能睡好覺了。
然而皇宮禁衛和之前沒什么區別,反正一想到李笠這頭猛虎在守著皇宮,太后就覺得心安。
按照李笠的說法,宮禁制度其實沒問題,之所以會出事,是因為“千日防賊”造成的人員疲憊、松懈,才為人所趁。
解決之法,李笠提了很多建議,經她許可,立刻實施。
其中之一,就是“張弛有度”,譬如縮短輪值禁軍將士、侍衛們的執勤時間,避免因為長時間值守導致精神恍惚、行事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