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亂世棟梁 > 第572章 辦法

          第572章 辦法(1 / 2)

          尚書省,官署里,錄尚書事的江夏王蕭大款,與回京述職的北荊州刺史王僧辯商議事務。

          近十年前,邵陵王、河東王、岳陽王作亂,蕭大款掛帥出征,王僧辯輔佐,不僅平定叛亂,后來還收復沔北失地,所以相互間比較熟悉。

          而當年同樣參戰的李笠,此時也在座。

          皇帝要以淮陰為行在,厲兵秣馬,籌劃北伐,為此,兩淮地區要實施一些新政。

          為了“特事特辦”,尚書省要在兩淮設行臺:北道行臺。

          行臺,即尚書行臺,為尚書省(尚書臺)設在地方的派駐官署,一般管轄數州或十余州,履行尚書省的部分職權,與都督區不同,很少設立。

          新設的北道行臺,實際管轄、處理兩淮地區軍政事務,包括人事任免。

          兩淮地區的官員,除了刺史、州長史和州司馬的任免以及處置需要先經過尚書省核準,刺史以下官員的任免,由北道行臺直接決定。

          事后上報即可。

          北道行臺的主官——行臺尚書,由王僧辯擔任。

          承擔著尚書令職責的江夏王蕭大款,就北道行臺的設立,有一些關鍵事宜要和王僧辯商議。

          而李笠之所以列席,是因為北道行臺要負責府兵的組建,并要和尚書省做好“對接”,他作為這一制度的倡導者,要參加會談。

          府兵制的具體建設,由淮北屯田都督彭均負責。

          彭均有數年的“兵轉農”屯田經驗,如今辦起“兵農結合”的府兵制,再合適不過。

          說到府兵制,蕭大款有些好奇,雖說兩淮要實行的府兵制,參考了西魏/周國的府兵制,但他看過細則,發現有所不同。

          王僧辯對西魏/周國的府兵制有所耳聞,但李笠擬定的府兵制,另有不同,兼具開荒、屯田、兵轉農的職能。

          現在,李笠大進行大概講解。

          府兵,就是軍府的兵,軍府,梁國就有,即各州的州軍府、郡軍府。

          但府兵的府,是脫離州、郡行政區劃的軍府,為了有所區別,定名為衛府。

          衛府兵,以農為兵,農忙種田,農閑操練,必要時自備兵仗隨軍出征,所以官府會免其租調、勞役,是世兵制的一種改進。

          這種兵農結合的兵制,可以在不大幅增加朝廷財政負擔的前提下,有效增加軍隊數量。

          而淮北徐州,實行了屯田的衛所兵制度,即組織軍隊屯田,然后一個個屯田聚落會轉變為村落,兵卒解甲歸田,由兵轉農。

          李笠擬定的府兵制,和周國的府兵制有區別,區別就在于多了“衛所兵”,多了“兵轉農”。

          衛府加衛所,農轉兵、兵轉農,既可以在現有土地上組織起府兵隊伍,也可以組織將士開荒,作為衛所兵卸甲歸田。

          將屯田的軍事堡壘變成新的民間聚落,并承擔維持當地治安的職責。

          衛所兵制度,在徐州實行數年,逐漸完善,效果很不錯,能夠給府兵制帶來額外的活力。

          將來朝廷發兵北伐,對于各收復地區的管理,需要靠衛所屯田這個辦法,來給將士們變相的分田地。

          而衛所屯田聚落還會作為地方治安力量的支點,協助新任地方官管理收復的州郡,壓制地方上的豪強和賊寇。

          并且吸納各地流民,協助地方官將其另行安置,譬如編入廂兵。

          廂兵制是徐州實行的又一種制度,廂兵雖然有個“兵”字,但不是軍事編制。

          廂兵由流民或者百姓構成,官府將其以軍隊的形式組織起來,作為直接掌握的勞動力,承擔各類勞役,緩解尋常百信的勞役負擔。

          因為廂兵制在徐州實行數年,制度較為完善,且鍛煉出不少管理隊伍,所以北道行臺在兩淮實行廂兵制,可以有現成的“骨架”可用。

          因為廂兵不是兵,所以歸民政管理,北道行臺有了廂兵,只要有錢維持,就有了能直接調動的大量勞動力(相對而言)。

          李笠大概介紹了一番,蕭大款有些期盼:一系列新政在兩淮實施,到底能不能成功?

          他懷疑李笠鼓動皇帝駐蹕淮陰施別有所圖,但針對的不是李笠這個人,而是針對某件事。

          平心而論,他認為李笠確實有棟梁之才。

          李笠這十來年的表現十分出色,無論是打仗,還是治理地方,都做得很好。

          最新小說: 不做女主做系統 特種兵:開局打爆一個連 紅樓潛龍 三國時期之神界外傳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登基吧!大王! 紈绔小將軍 帝國大閑人 煙冥望阡陌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云龍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