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笠隨即一個箭步前竄,將手中竹條對準動靜的來源猛地橫抽。
李昉一個抱頭前滾,居然躲過這一抽。
旁觀的李旿看著父親和兄長交鋒,緊張地手心出汗,其他幾個小家伙同樣緊張,有人甚至用手捂臉,然后透過指縫,繼續看。
李昉起身,依舊貓著腰,盯著父親。
落地的竹條,在三步外,他得先撿起來...
但已經晚了。
抱頭前滾這一套動作下來,李昉的呼吸聲頻率加大,聲音也不由自主大了起來,被李笠聽到了。
李笠大喝一聲,循著呼吸聲的方向沖去,掄起竹條一抽,抽中目標:李昉的左臂。
李昉已經盡可能的躲,奈何體力不支,動作慢了半拍,還是沒躲過。
李笠看著一臉郁悶的兒子,笑著把兒子摟在身邊:“不錯啊,進步了,能躲過幾乎是必殺的一擊。”
“可孩兒還是輸了...”李昉喃喃著,看著圍上來的弟弟妹妹們,只覺眼眶發熱,想哭。
心中悲憤:明明已經很努力了...
“你輸了,是因為體力不足以支撐你的戰術。”李笠脫下頭盔,再幫兒子脫下頭盔,接過仆人端來的汗巾,幫兒子擦那滿頭汗。
順便給兒子擦臉,將兒子眼眶溢出的眼淚不動聲色擦掉。
“戰術是可以的,但連續做出動作之后,你的體力撐不住了,所以才露出破綻,考慮到體格的巨大差異,你的表現很不錯。”
“畢竟,父親是成年人,你是未成年人,體力相差太多,若是和同齡人比,你不會輸的。”
李昉情緒穩了些,點點頭:“孩兒知道了。”
“還有算計,因為我知道你一定會主動進攻,所以,沉得住氣,先見招拆招,等你一通進攻之后露出破綻,我再反擊。”
“打仗也是如此,比的是誰出的錯少,并且能抓住對方的破綻。”
李笠說著說著,又說到了打仗,李昉很快想到了時局,問:“那此次官軍出擊河北,也是這般打法?”
李笠點頭:“對,官軍入河北,如同到別家做賊,對方是一定會主動進攻的,要么把賊抓了或者打死,要么把賊趕走。”
“所以,只要官軍能沉住氣,扛下對方的進攻,就有機會找出破綻,打個大勝仗。”
時局對于少年們而言,太難理解了,所以沒法問更有深度的問題,李笠見兒子們這段時間表現不錯,很欣慰。
欣慰之余,想著另外一個“兒子”。
徐州軍算是他的兒子,如今在河北作戰。
李笠估算了一下,覺得一場大戰也差不多該打了,不然,到處搶劫、縱火的徐州軍,真的會把河北東南部攪得雞飛狗跳。
他不認為徐州軍會輸,所以,想看看齊帝高湛的應對。
李笠對高湛的人品十分看不起,因為對方的所做所為太過分了,不過,皇帝這個“職業”,不看私德。
高二郎(高洋)強占嫂子,但在位期間表現不錯,文治武功都有。
所以,李笠想看看,同樣強占嫂子的高九郎(高湛家中排行第九),當皇帝的表現如何。
如果對方被跑到河北搞破壞的徐州軍弄得灰頭土臉,那就別怪他得寸進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