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也注意到這點,李笠見狀,讓飼養員講解。
馬為什么喜歡舔這些方塊狀的土塊?
很簡單,這些土塊其實摻了大量粗鹽,名為鹽磚,中間有大孔,這是壓“磚”時特意弄的,為的是方便搬運,如銅錢的孔一般用途。
馬想吃鹽(咸),就會自己來舔(一開始需要人引導)。
鹽很重要,人若長期不吃鹽,全身就會乏力,馬也是如此。
但是,馬不會說話,馬監養這么多匹馬,飼養員不可能弄清楚每一匹馬缺不缺鹽,所以,用這種法子,讓馬自己來補鹽。
這里的每一匹馬,都在馬廄里有單獨“房間”,每天的作息都很有規律,鍛煉、溜達、喂養、護理,全都不落下。
每日的數次進食,都有粗、細飼料/草料搭配,也就是既吃粥,也吃干飯,伙食很不錯,應付每日的運動量綽綽有余,足夠養膘。
這么一說,大伙就明白了,蕭摩訶見這里養馬如此講究,不由得咋舌:難怪賽馬會各“會員”(商社)養馬都按著馬監的“標準”來。
干凈得仿佛人住的馬廄,清清爽爽,沒有多少異味,既有環道也有直道的跑馬場,還帶著頂棚,所以即便雨天,馬也能堅持訓練。
專門烘干草料的窯爐,專門備料的草料房,專門伺候馬的“飼養員”,專門給馬護理馬蹄的蹄匠。
這一項項開支加起來,可是不得了的費用,不是尋常人家可以承擔的。
但是,巨大的投入,能收獲巨大的回報:賽馬會各分賽場,每個“賽季”的每一次比賽,都會給賽馬場及分會會員帶來豐厚的收入。
這收入,來自賽馬博彩,雖然賽馬會“營業”不過一兩年,但“生意”十分紅火。
無論是“會員”、會員的騎手以及員工,還是參加博彩的“彩民”,都能從中獲取大大小小的收益。
蕭摩訶平日里,也拿出一些閑錢來博彩,有贏有輸,但能不能贏錢倒是其次,他最癡迷的,就是開賽后,看自己下注馬匹疾馳時那種刺激感覺。
研究賽馬,現在成了他的一項愛好,和“同好”聊“賽馬經”,成了蕭摩訶迎來送往之際,最喜歡做的一件事。
參觀結束,比賽開始,陪同天子參觀陰陵監的武官們,開始以騎射競技,以成績定名次,然后,依次從馬監里選馬。
挑了駿馬,帶回家,怎么養,就看個人自己本事了。
正所謂“寶馬配英雄”,對于武人來說,一匹寶馬,就等于自己的第二條命,所以,今日能在養著大量好馬的陰陵監選馬,對于許多人來說,是難得的機會。
臨時設置的校場上,武官們陸續獻技,在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武藝。
李笠看著一個個威猛的武官策馬疾馳,在馬上左右開弓,十分滿意。
看著那一匹匹疾馳的駿馬,他忽然想起一段話。
我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霹靂聲,箭如餓鴟叫。
平澤中逐獐,數肋射之,渴飲其血,饑食其肉,甜如甘露漿,覺耳后風生,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
今來揚州作貴人,動轉不得,路行開車幔,小人輒言不可。
閉置車中,如三日新婦。遭此邑邑,使人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