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逃到晉陽的齊國君臣以及軍隊,官軍依托鄴城,堵住太行山東麓各通道出口,確保對河北地區的軍事占領和“消化”。
這期間,若周軍趁火打劫,進攻河東,進攻晉陽,官軍不用理會。
即便周軍最后占領晉陽,全據太行山以北地區,也不要緊。
朝廷只要掌握了河北,就能位于不敗之地。
過得幾年,等河北穩了,便可西攻,滅周。
李笠聽了這個策略,有些錯愕:趁著北伐,殺掉大量河北豪強、士族,奪其土地、錢糧,真是夠狠啊...
滿清入主中原,可不像你們這么對大地主們趕盡殺絕...
腹誹歸腹誹,李笠饒有趣味的提問。
問題有不少,最關鍵的就是為何采取“殺”的方式,來解決河北地區豪強和士族。
學員們的回答倒也簡單明了:快刀斬亂麻。
他們認為,除非官軍一戰殲滅齊軍主力,導致齊國滅亡成為河北豪強們的共識,否則當齊國國主、中樞逃到晉陽,河北各地肯定不會真心歸降。
那么,對于這些首鼠兩端的地方豪強,防也不是,不防也不是,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還不如快刀斬亂麻,省得留禍患。
只要除掉這些地頭蛇,將來朝廷也好控制河北地區。
“快刀斬亂麻”這個典故,來自東魏,和高家父子有關,李笠見學員們能活用,很滿意。
但是,該問的問題還得問:
這樣殺,很容易直接逼反那些坐壁觀望的河北地頭蛇、導致河北各地烽煙四起,好多年都不得消停,怎么辦?
一名學員回答:“把這些地頭蛇清理了,才能騰出土地,才能讓立功將士在河北分田地,安居樂業。”
“將士們和衛所兵在河北各地扎根,深入鄉里,叛亂就不成氣候了。”
李笠看其人文縐縐的,一臉斯文樣,卻沒想到對方有如此“覺悟”,一語點破所謂“北伐”的核心問題。
為什么要北伐?
從大義上說,是為了統一天下,結束數百年亂世,讓中原重歸太平。
但這種話,對于普通人來說沒任何現實意義。
南方的地方豪強,對“中原”沒有什么眷戀,反正中原在不在朝廷治下,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關系。
他們只關心北伐時,自己會被官府多征收多少租賦,有多少族人、子弟應征入伍去打仗。
對于北方豪強來說,什么“大家都是同胞”這種話都是虛的,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利益,關心統一后,新朝廷能否保障自己的利益。
只要在新朝有官做,家族、個人利益得到保障,對于地方豪強來說,哪怕新朝皇帝是條狗都無所謂的。
對于普通百姓,更是不關心:皇帝老兒北伐,成功了莫非我家能免租賦、勞役?莫非日子能好過些?
不能?那我支持個什么?官軍北伐,還得我們窮苦百姓分攤加派,家中男丁從軍作戰,壞處一大堆,我還高興個什么。
所以,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搶錢,搶地,搶女人。
北伐的將士,無論是自愿的還是被迫從軍的,若北伐成功后,可以分田地,分女人,那不得一個個嗷嗷叫著往前沖?
真有這種好處,北伐才會得到將士們的支持,也會有大量沒有土地的農民、無業流民踴躍從軍。
玩命換軍功,以此換得屬于自己的土地。
那么,若官軍攻下富庶的河北,卻一切照舊...
地還是地頭蛇們的,女人也是地頭蛇們的,參戰將士流血又流淚,只換回來勛號和些許錢帛賞賜,卻換不回土地和女人,這算什么?
在家鄉打長短工不好么?餓不死就行了。
“好,很好。”李笠點頭,對學員們的解答表示贊許,“你們的想法雖然激進,但不錯。”
得了夸獎的十名學員,見自己的主張得了皇帝認可,激動不已。
等待著上場的第二隊學員,以及其他學員,見狀愈發期盼起來。
只要陳述自己的策略時有理有據,說不得,能讓皇帝記住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