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回宮的黃姈轉到聽濤閣,見李笠站在輿圖面前琢磨,不由得看了幾眼那輿圖。
見其上畫著河北地區,黃姈輕聲問:“這是,要打仗了?”
“沒有,但備戰進度不錯,我時常看看,心里有數。”李笠回答,眼睛看著輿圖。
黃姈覺得奇怪:“不是說齊主年少,佞臣弄權,再等幾年,必然不戰自亂?”
李笠轉過頭:“等著對手自己崩潰,這是弱勢一方才會優先采取的對策。”
“我甚至想挑戰巔峰期的齊軍,或者東魏軍,所以,戰爭什么時候開始,只看楚軍的備戰進度,齊國國君是明君還是昏君,都無所謂。”
黃姈大概知道李笠所說的“進度”,所以,戰爭已經接近了。
“我沒道理陪著個少年磨時間,該動手,就要動手,天下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鄴城,晉陽,長安,帶著你們一起去。”
李笠坐在榻上,讓黃姈坐在自己身邊。
“糧食屯夠了,就能動手,只要戰爭開始,一年內,我就要全據河北之地,如此一來,大局定矣。”
黃姈知道李笠能做到,不多說,伸手理了理李笠的頭發:“妾只希望三郎莫要累著。”
李笠笑著搖搖頭:“不累...對了,蕭娘子被騙一案,破了。”
黃姈趕緊問:“主謀是誰?”
“出身陳郡何氏的何瑄,當初,梁軍進攻河南,他家遭了難,所以要報仇。”
李笠緩緩說著,語氣凝重:“他妹妹,就是五年前,扮做滎陽鄭氏女,刺殺我們女婿的女刺客。”
“什么!”黃姈吃驚不小,李笠接著說:“何瑄拒捕,連同幾個手下,被亂箭射死,不過還有人沒死,所以,才問出個來龍去脈。”
李笠大概把案情說了一遍,基本上和他之前的判斷差不多,當然,主謀身份是后來才弄清的。
黃姈對何瑄如此執著復仇,既感慨,又有些后怕:對方臨時起意要行刺,若不是李笠謹慎,搞不好就中計了。
“三郎當初,如何判斷那位與蕭娘子同時獲救的女子,是刺客?”
“嗨,這套路太老了...什么機緣巧合之下,救下一名貌美如花的美人,美人無以為報,便以身相許,于是....”
李笠說完,長嘆一聲:“女婿中的套路,沒道理我這個丈人還中一次吧。”
黃姈點點頭,又問:“那個女刺客呢?”
“自盡了,果然有必死的覺悟。”李笠倒是有些佩服那小娘子,如此決絕。
黃姈還有疑惑,問:“有司的動作還真是快,莫非平日里就有準備?”
這種事本不該透露,但李笠稍微透了透口風:“常住戶人口和流動人口的管理嚴格一些,總是沒錯的。”
“不然,朝廷每年撥那么多經費,難道是給他們用來貪污**的?”
“基層戶籍管理,以及流動人口篩查,必須平日里就打好基礎,臨時急用,就能派上用場。”
“不管是什么人,都得有住處不是?管住房子,就能大概盯住房客,必要時,就能摸出特定人群的行動蹤跡。”
“否則,就幾日功夫,哪里來得及查清對方的真正巢穴?”
有司(有關部門的古稱)之前的監視網,就已經把淮陰行在里的各類住戶分類、進行不同程度的監視。
尤其著重監視“流動人口”,所以才有如此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