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水源地,能避風雪的地方更重要,要知道一不留神,一場大雪過后牛羊全死光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秋天為了讓牛羊和馬多長膘,不用天天喝水,所以,秋冬季節搜尋部落時,范圍要放大,不能只找河流、湖泊這些水源附近地區。”
“但始終不會偏離河流、湖泊、水泊太遠,草原雖大,但遠離水源亂跑,真的會全部落都完蛋的。”
“一年四季轉牧場,路線大體上是固定的,每個季節,大量部落都會出現在那些特定范圍的草場。”
“到了冬天,在哪里過冬,范圍也大概固定,至于如何尋路,哈哈,草原上的男子,生下來后,路都不會走,就跟著馬四處走,怎么能不記得?”
“而且,冬天太可怕了,一場白災下來,不要說牛羊成片的死,就連人,也沒了氣。”
“冬天,本來就難熬,許多部落為了活下去,相互襲擊,而平時,為了爭奪草場,也會玩命,就是為了活下去。”
“實力強的部落,或者可汗的部眾,冬天會南下到陰山一帶避風雪,其他實力一般的部落,要么跟著去,要么自己找地方過冬。”
“魏國時的六鎮,現在漸漸被侵占,昔日的鎮城雖然荒蕪,卻成了許多部落過冬的營地,附近的小山包,也是選擇之一。”
“實在找不到好地方的部落,就在背風的洼地,挖地窩,湊合著熬。”
聽到這里,其他人問:“那,我們出了懷荒故地后,一路向西,都有可能遇到敵人?”
懷荒鎮故地,在北燕州北部,位于齊國北境長城外。
辮發斥候點頭:“對,所以我們得小心,過冬的部落,不會傻乎乎的把人都聚在一起,肯定要輪流安排人出去望風,一旦聽到風吹草動,消息會傳得很快。”
第一次進入大草原實施大范圍偵查的楚軍斥候們,看著這個從容不迫的齊國降卒,只覺心定許多。
齊國建立后,多次發兵攻擊草原上的柔然、突厥等勢力,所以,齊軍中有不少將士熟悉草原的情況。
至少入了草原后,不容易迷路。
現在,若不是有這些降卒做向導帶路,而是讓他們獨自進入草原進行偵查,那和送死沒區別。
他們有眼睛、耳朵,但進了草原,就如同瞎子和聾子,看不見,聽不清。
既不熟悉地形,也不熟悉草原部落的生活習性,加上必然迷路,遑論偵查敵情。
夜色降臨,寒風愈發凜冽,斥候們裹著毛毯,蜷縮在地窩里,漸漸進入夢鄉。
當然,營地四周有人值夜放哨,還要輪替,確保安全。
鼾聲中,那個辮發的斥候睜著眼睛,聽著外面的風聲,心中想著事情。
他是齊國降卒,姓于,這是常見的鮮卑漢名。
但按之前的改名規矩,他的漢名姓氏應該是“閭”。
漢文郁久閭的閭。
他不能姓“閭”,因為這姓氏的特征太明顯。
雖然并不算末裔,但比起自幼被閹了入宮當宦者,以及從小給人做牛做馬當奴隸的族人,他算是幸運的了。
聽著外面呼號的風聲,他閉上眼睛。
也不知,大仇何時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