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笠注意到這個信息:“所以,豆腐乳的銷量...銷售額,比魚鲊的銷售額要高?”
那人回答:“從過稅關的繳稅額來看,確實是的。”
“那源自鄱陽的豆腐乳,可就是馳名南北了。”李笠笑起來,對幾位吏員舉杯,將吏員倒給他的酒,一飲而盡。
沒有什么好提防的,這些人,都是他撒出去的耳目,也是人才庫里的備選人才。
許多人是他當年曾經的老部下,為馬前卒,浴血奮戰,立下大大小小的軍功。
后來因為種種需要,離開軍隊,轉任吏員,到各官署任職,為他在另外的戰場上征戰。
譬如總稅司、轉運司等。
這樣的“征戰”也是歷練,歷練過后,只要表現出色,就必然有下一步任用,而不是斷線風箏那樣,放出去,就再也回不來了。
李笠給了這些人光明的其前途,對方沒動機做什么壞事。
而且他今日是突然到訪,就算有人要搞事,也來不及了。
楚國拿下河北,已經過了三年有余,從各地匯集來的消息來看,都說明新的地方官府,在當地初步站穩腳跟。
對于尋常百姓來說,無論朝廷姓什么,他們的日子都一樣過,無非是繳田租、賦稅,服勞役。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只要官府留給他們一條活路,讓他們和家人能活下去,就不會造反。
在這個前提下,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人是狗,都無所謂的。
皇帝有幾個妃嬪,每晚睡幾個女人,衣食住行有多么奢侈,百姓才不關心。
還是那句話,只要日子過得下去,百姓才不會造反,畢竟拖家帶口的,不是走投無路,誰會去當反賊?
所以,他要安撫河北人心,乃至齊國故地民心,不需要說什么大道理,只需要減賦稅、輕勞役,百姓就會認新朝廷是好朝廷。
再給各地地頭蛇(大戶)以體制內的上升通道,讓無地游民有務工的機會,能養活自己及家人,誰會有好日子不過,去造反?
那么好日子的標準是什么?
有房子住,可以遮風避雨,哪怕是茅屋;每天能吃飽肚子,哪怕是粥、羹,家里好歹有些存糧,能頂個把月;
人人有衣服穿,哪怕滿是補丁,過年時人人能換一身新衣,而不是一家人只有一套衣服,誰出門誰穿;
冬天,每人有一件寒衣,有一床被褥,能有取暖的燃料,確保一家人度過整個冬天。
這樣的要求,其實已經很低了,但是,許多人依舊饑寒交迫。
所以,李笠覺得什么宏圖偉業,都比不上讓百姓吃飽穿暖。
天下太平之后,要想辦法讓百姓有地種、有活干,民心定了,國家就穩了。
這種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譬如吃,羊肉雖好,但百姓吃不起,那么,魚肉就是不錯的肉類來源。
他擅長養魚,就要在養魚上做文章。
在場內走了一圈,低度酒喝得李笠有些上了頭,酒后話多的特點表現得特別明顯。
拉著人說話,滔滔不絕。
一名老兵出身的吏員見皇帝如此高興,便問:“陛下,朝廷何時發兵,攻打周國,統一天下?”
陪伴皇帝左右的隨從趕緊呵斥:“此乃國家大事,如何能隨便說?”
“無妨,無妨...”李笠擺擺手,打了個酒隔。
區區低度酒,還不至于把他弄得爛醉如泥。
酒是要喝的,話,是絕對不能亂說的,他拍拍那吏員的肩膀,說:“周國,如今不過冢中枯骨,朝廷,遲早要收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