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羅睺看著煮好的方便面,想著自己手上有近萬匹馬,不由得信心滿滿:有這么多馬,哪里去不得?
策馬疾馳沙場,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這不就是他年少時的夢想么?
周羅睺是江州尋陽人,因為家境殷實,所以年少時就經常飛鷹走狗,十五歲便弓馬嫻熟,聚集亡命,想要有一番作為。
祖父見他如此行事,讓改,他不改。
讓他讀書,他把書都扔了。
于是祖父罵他是敗家子,長大后遲早要闖禍、連累家族。
而周羅睺長大后,如愿策馬沙場,馬上取功名。
河南之役,周羅睺表現出色,河北之役,他也立下功勞。
憑軍功做了官,封了爵,不到三十歲,就外放地方做刺史,光耀門楣。
赴任路上,經過江州時,周羅睺特地回家一趟,在宗族祠堂里,給祖父的牌位多插了幾炷香。
讓老人家看看,如今他是家族的一大禍害,還是家族的一大榮耀。
現在,他三十出頭,入蜀作戰,作為前軍取巴西,有馬萬匹,精兵三千,如此“本錢”,足夠立下大功。
夜幕降臨,周羅睺正要休息,卻有人來報,說前軍斥候發現一些周軍騎兵快速往巴西接近,看樣子,是要晝夜兼程。
天亮之后,就能抵達巴西。
前軍主將判斷對方一定是要趕在己方之前,與巴西守軍匯合,所以特地派人來報。
“是么?來得真快啊...”周羅睺沉吟著,看著篝火,思索起來。
陛下說過,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他有馬萬匹,六成都是吃苦耐勞的“其貌不揚馬”,可不能浪費了。
。。。。。。
清晨,潼川郡治稷連東郊,周軍營地,伙夫們生火、燒水、做飯,為全軍準備朝食。
將士們用完朝食之后就要拔營,前往西面的潼州巴西,兩地相距六十余里,正常行軍,兩日便可到達。
而入寇的楚軍,已經拿下潼州南面的遂州遂寧,前軍騎兵繼續沿著涪水往巴西而來。
不過,己方已經派出騎兵往巴西而去,晝夜趕路,已經趕在楚軍之前,與巴西守軍匯合。
如此以來,己方大軍就能趕在楚軍主力之前,抵達巴西。
中軍帳,早起的賀若敦,站在帳前空地伸展四肢,活動筋骨。
他已近花甲年紀,醒得早,反正睡不著,索性起來活動活動。
看著大營里各處升起裊裊炊煙,以及四周此起彼伏的營帳,賀若敦覺得自己依舊年輕。
他習慣了軍旅生活,所以只有在軍中,才會覺得自己還年輕,依舊能披甲騎射、依舊能策馬疾馳,沖鋒陷陣。
益州告急,賀若敦奉命率軍入蜀救援成都,生怕趕不上,于是不停的趕路,總算是趕上了。
然而楚軍來勢洶洶,接下來的仗,可不好打。
賀若敦收到成都方面送來的消息,楚軍拿下楚州巴縣后似乎沒有分兵,而是以主力北上,沿著涪水取遂州遂寧,又往潼州巴西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