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散的周騎,在楚軍步陣周圍逗留不去,迫使楚軍維持陣型,無法從容移動。
沒有騎兵掩護的楚軍步陣,面對敵軍騎兵的威脅,只能放棄對步兵的追擊,很快便失去了推動“倒卷珠簾”的機會。
各隊軍官下令裝填彈藥,為新一輪惡戰做準備。
但是,楚軍新的攻擊序列已經慢慢向他們接近:第二撥過河的軍隊,已經結陣完畢,踩著鼓點聲,向南推進。
這些即將投入戰斗的隊伍,看見了方才發生的慘烈交戰情景,看見了滿地狼藉,也看見了前軍的英勇作戰。
前軍的任務,是在沒有火炮和騎兵的掩護下,先行過河,與優勢敵軍交戰,為后續隊伍的渡河、列陣,爭取到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事實表明,對方出色完成了任務,雖然傷亡不小,但主力尚在,抗住了敵軍的輪番進攻。
現在呢?
渭水上,已經搭建好許多浮橋,跨越壕溝群的便橋也已經通行。
過河的楚軍騎兵,已經過了壕溝,完成了集結。
由馬匹拖曳的“馬輕侯”們,也已經做好戰斗準備。
東面,長安和灞橋之間的地區火光大作、雷聲陣陣、濃煙彌漫,可見友軍對灞橋周軍營壘的攻勢,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太陽西沉,決戰到了關鍵時刻。
渭水北岸,楚軍大營處,忽然升起數團火光,飛上半空,綻放出絢爛的焰火。
火光絢爛,讓人想起除夕夜釋放的焰火。
這是中軍對決戰最后階段發布的進攻命令,主力已經完全渡河的楚軍,開始全力進攻,先攻長安北側,再取長安東面營壘。
蜂擁而出的騎兵,撲向正在集結的周軍步兵,傷亡慘重的周軍騎兵,竭盡全力攔截,卻一觸即潰,落荒而逃。
楚騎不斷擠壓著周軍步陣,迫使周兵不斷猬集,聚集成一個巨大的圓陣。
之前楚軍步陣沒有騎兵掩護,陷入周軍的輪番圍攻,現在,沒有騎兵掩護的周軍步陣,雖然距離南面長安城不算遠,卻已經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北面,“馬輕侯”越過前軍的方陣陣地,抵達周軍步陣北面。
經歷了半日血戰的火銃兵們,得了命令,席地而坐,靜靜看著這一門門火炮進行戰斗準備。
夕陽余暉將戰場染成金黃色,準備就緒的“馬輕侯”,對著面前黑壓壓的周軍步陣,噴射出火光和濃煙。
沉重的球形實心彈,在人群中拉出一道道血痕,血雨腥風再起。
威力如此恐怖的兵器,超過了周軍步卒的承受能力,步陣瞬間崩潰。
許多兵卒已經被驚恐弄得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往外跑,要離開人群,躲避恐怖兵器的進攻。
分布四周的楚騎,迅速圍攏過來,用幾種方言喊著“投降不殺”,迫使大量驚恐的周兵扔下武器、跪地投降。
長安城北,城樓上,督戰的晉國公宇文護,見著城外兵馬崩潰、投降,看著楚軍騎兵開始向東移動,木然無語。
尉遲迥的灞橋營壘,已經陷入苦戰,想把兵馬撤入長安,已經很勉強。
若接下來,再被楚軍斷了退路,又無援軍接應,恐怕.....
他放下千里鏡,抬頭看天,沐浴著夕陽的身影,顯得蕭瑟、無助。
左右看著城外敗局已定,一個個只覺后背發涼、嘴角苦澀,心中哀嘆:完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