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可汗已經快要壓制不住貴族們的恐慌和不滿,所以急需一場勝仗來擺脫危險,并穩住人心。
否則,即便他帶著各部平安北撤,也會因為這次巨大的挫敗,而失去貴族們的支持,可汗之位,是不可能坐穩的。
只有反敗為勝,才能化解危局,甚至還能順勢樹立可汗的威信,對西部地區進行有效統治。
“火馬”準備完畢,隨著火光大作,這些尾巴著火的馬,嘶鳴著向前奔跑,跑向前方的楚軍步陣。
圍困步陣的突厥騎兵讓開一條道,幸災樂禍的目送“火馬群”撞向楚軍步陣。
就在兩者之間距離越來越近之際,阿波可汗看到,楚軍步陣的正面(正對馬群的那一面),忽然大量兵卒讓開。
讓出中間一條通道,似乎那里擺著幾輛兩輪車。
還沒等阿波可汗細想楚軍想干什么,只見那里火光閃爍,隨后雷聲大作。
“轟、轟、轟!”
雷鳴聲中,“火馬群”瞬間崩潰,許多馬匹倒下,其他馬則向左右轉向。
與此同時,許多騎兵的坐騎受驚,又跳又叫,把主人從背上甩下來,亦或是到處亂跑,根本就不聽主人的命令。
阿波可汗的坐騎也躁動起來,撒腿就跑,被他拼命扯住。
驚魂未定之際,又聽得刺耳的呼嘯聲起:聲音來自楚軍步陣。
卻見不少馬匹從步陣里沖出來,呼嘯聲隨著這些馬“移動”,嚇得更多的突厥騎兵坐騎亂跑,場面很快失控。
阿波可汗只道這是楚軍的妖術,導致馬匹失控,事已至此,攻是攻不下去了,趕緊下令收兵撤退。
然而外圍有號角聲響起,阿波可汗一開始還以為是后續兵馬來了,但很快反應過來:哪來的后軍?他周圍的騎兵,就是后軍。
果然,來的不是自己人,而是敵人:一個個頭戴“漏斗盔”的楚軍騎兵,從黑暗中現身,如狼似虎般的撲來。
本就因為呼嘯聲而混亂起來的突厥騎兵,勉強聚集成一個個小隊,迎向沖來的楚軍。
卻被楚軍騎兵手中會發光、放雷的兵器擊中,還沒近身,就有不少坐騎倒地、人墜馬。
突厥一方倉促間組織起來的防御,很快被擊潰,前一刻還等著殲滅敵軍的阿波可汗,現在已然是兵敗如山倒。
無可奈何之下,只能調轉馬頭,拼命逃跑。
事到如今,他回過神來:楚軍算準了他會掉頭來偷襲,所以在這里設下埋伏。
聽著后面的殺聲震天,以及周圍驚慌失措的隨從,阿波可汗欲哭無淚:本想著回本,竟然連本錢都輸光了!!
。。。。。。
中午,烈日當空,伊麗水畔,阿波可汗以及隨從策馬疾馳。
他們連人帶馬已經疲憊不堪,卻不得不繼續奔跑,因為后面有如影隨形的追兵。
一逃一追,已經跑了近千里,這幾日來,幾乎一直都在馬背上度過的阿波可汗,又累又困,已經快撐不住了。
但求生的欲望,支撐著他繼續前進,因為他知道對方也快撐不住了。
這種時候,誰能撐下去,誰就是最后的勝利者。
然而,就算他撐住了,擺脫追兵,接下來,怎么辦?
想到這里,阿波可汗心中悲涼。
白山之戰,他夜襲失敗,反被楚軍騎兵追擊。
對方如同瘋狗一般,從白山一直追,追著他到高昌國地界。
好不容易擺脫了追兵,阿波可汗勉強休息了一下,卻得知另一個壞消息:東南方向,有一支數千兵力的楚軍騎兵奔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