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云密布的天空,時不時響起雷聲,看上去隨時都可能會下雨,卻阻擋不了一處村莊里人們看熱鬧的熱情。
這是令狐氏宗族聚居的村莊,一座私第外,看熱鬧的村民們幾乎要把門口道路擠得水泄不通。
雖然人還沒來,但村民們已經開始議論,議論著當事人:令狐休、令狐緒兄弟。
令狐休、令狐緒,為這家的庶子,其父令狐熙,頗有田產,曾為周國的官,后來不知何故,辭官回鄉。
膝下諸子,各有前程,而庶出的令狐休、令狐緒,平日里默默無聞,不過是嫡兄弟面前的使喚,家族里跑腿的幫閑,沒什么正經事做。
但現在,可不得了了:令狐兄弟從軍出征塞外,立下大功,活捉突厥可汗。
消息傳到村里,全村轟動。
隨后,朝廷論功行賞,兄弟倆一個封公爵(縣公),食邑二千戶,一個封侯爵(縣侯),食邑一千戶。
這食邑為虛封,并不是真的有那么多戶百姓成了受爵者的佃戶,而是朝廷每年會撥給受封者這么多戶人家繳納的賦稅(糧食、布帛)。
一千戶,抵得上一個不小的村莊人口規模,更別說除了爵位,還有朝廷的任用。
昔日不起眼的令狐兄弟,如今可是不得了。
私第外,人們議論紛紛,私第內,大堂里,一家之主令狐熙端坐上首,其左側,做的是正室呂氏,右側位置,空著。
幾個兒子,則分列階下左右,一個個面色各異。
管家匆匆而來,稟報說隊伍即將到村口。
剛說完,就有隱隱約約的鑼鼓聲傳到堂內,令狐熙聽到了動靜,下意識看向外面,然后看看空著的右邊位置。
一臉平靜的呂氏,看著那空空的位置,無名火起:賤人!姍姍來遲,讓我們等,好大的排場!
她想要出言譏諷,卻意識到今時不同往日,只能忍著不快,默默坐著。
腳步聲起,數人匆匆而來,當頭一位,卻是令狐熙的小妾劉氏。
令狐熙不止一個妾,而年紀較大的劉氏,如今已韶華不再,若不是今日情況特殊,她是沒資格出現在大堂里的。
“怎么了,人都到村口了。”令狐熙緩緩說著,語氣平靜,劉氏趕緊道歉,正要站在旁邊,卻見令狐熙示意她坐到右邊的空位。
遲疑了一下,劉氏強忍著激動之情,在令狐熙右邊坐下。
作為側室,她其實是沒資格坐的,甚至連露面的機會都沒有,但是,今天不同,今天不同,,,
這一幕,呂氏和兒子們都看在眼里,看著這個昔日地位卑賤的側室,如今竟然登堂入室,心中不是滋味。
卻不得不按下不快。
鑼鼓聲越來越近,又有歡呼聲不斷響起,外面漸漸沸騰起來,大堂里的人們,紛紛望向大門方向。
不一會,大堂正對面的影壁旁,出現了一個身影。
那是一個年輕人,身著紅色戎服,瘸著腿走路,卻沒用拐杖,也不用人扶,一瘸一拐的向前走。
院內候著的仆人們,以及大堂內的人們,都看見了這個人的樣貌。
七郎令狐休,庶出子,其母劉氏原為府里卑賤的婢女,所以,令狐休被人辱罵時,常被稱為“婢養的”。
昔日,“婢養的”令狐休,在家中地位低下,甚至比不過主母身邊心腹仆人,時常被嫡兄弟呼來喚去。
家中產業無緣過手,反倒是族里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總是讓他和同母弟九郎令狐緒去跑腿。
所以,家中仆人大多看不起這兩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