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護法明面上的身份是光明之魂騎士團副團長的武裝扈從。
科研騎士團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據說在“構建之物”鎖死人類靈魂的舊時代,部分原始科研騎士們就在為了一點兒蠅頭小利,孜孜不倦尋找同行破綻。而在這樣一個自由的時代,科研騎士們面對更大的利益,自然會選擇更直截了當且高效的斗爭手段。
武裝扈從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嗯,確實,指使“工具”去刺殺其他科研騎士,會導致下命令的人失去庇護。但是,科研騎士有很多辦法“不被發現”。
用含糊的語言繞過去,事后解釋為“仆從理解錯了”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解釋。
而科研騎士又享有許多特殊待遇,一般的調查人員很難在騎士團內部得到支持。
很多一心科研、完全不想爭斗的科研騎士,也不得不豢養武裝扈從,來保衛自身的安全。
某行為學與統計學領域的騎士團曾做過專項研究,調查“武裝扈從維持消耗占比與科研騎士預期壽命”之間的關系。
完全不豢養武裝扈從的科研騎士,受封后五十年生存率甚至還不到百分之七十。
以基準人的自然壽命上限,以及現代的醫療水平來看,這是極不尋常的數字。這比過去壽命不足五十歲的人口比例還要高,高得多。
而每從自己管理的資源里擠出百分之一用來培養武裝扈從,五十年生存率就會上升百分之零點八。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武裝扈從維持費用超過了自身管理資源的百分之十五,那么這位正式騎士的封后五十年生存率反而會暴跌。
按照理論模型推測,一旦武裝扈從維持經費超過一定比例,這部分資源消耗就會大幅度影響科研騎士的行為模式,讓他變得更容易吸引俠客仇恨。
當然,這一項研究也遭到了不少批評。
有人指出,科研騎士身份提升、支配資源增加,那自然會產生“擠出一點資源養個武裝扈從”的想法。但是,這并不能代表武裝扈從真的發揮作用了。很多科研騎士長期待在騎士團駐地,武裝扈從根本沒有交戰記錄,只有訓練數據。這樣的武裝扈從跟“沒有”又有什么差別?
這終歸是統計學的把戲。
有學者發文抨擊,稱該項目組甚至都不敢放出“無武裝扈從騎士封后百年生存率”就是明證。封后一百五十年或兩百年的數據很難統計,但是封后百年數據的樣本量應該是足夠的。他猜測,在這個階段,數據一定跟該騎士團總結的模型對不上。
但不管部分科研騎士怎么批評,騎士團內部主流都認為,這就是“科研騎士應該有武裝扈從”的科學依據。
而六龍教又針對這一現象,提供了一項福利——很多人只需要付出很少的資源,就能擁有強大的護教眾登記為武裝扈從。
絕大部分科研騎士的武裝扈從從沒有交手記錄,許多科研騎士也就是需要登記一個“有”來充門面。而六龍教的好手作為六龍教科研騎士們共享的武裝扈從,也可以很好地解決“賬本”的問題。
現在火星不太平,很多地方都有ai異動的消息,前些日子還有俠客起事,到處都亂作一團。
但是提護法現在非常幸福。他終于獲取了好友志護法的部分記憶,從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角度審視“武學”。他沉迷于自我鍛煉,完全不想理會外界。
但這一次,他在扈從訓練場地遇到了意料之外的人。
“教主?”提護法的聲音有些遲疑。
燈光與陰影交界處,六龍教教主向山緩慢轉過身來:“提護法,現在教里需要你。”
“為了飛升……”提護法觀想深呼吸,“教主,您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