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本人!”
沒有異常就是最大的異常。
“暫時只調查了三位回歸者都顯示心智正常,詳細報告我已經發送到大人您的郵箱。”
靈秀皺眉思索,她自己就是部門里老資格的成員自然清楚手下人的辦事規程,她們都查不出問題再問也不會有太多意義。
打開個人終端電腦進入郵箱,越是翻閱手下的報告靈秀越是感覺微妙。
失蹤后回歸的記錄有驚人的二十五起。
值得懷疑的就有十九起。
手下們雖然只調查了三人卻提交了全部案件的府衙記錄。
所有的口供都很相似,醉酒,迷路,尋友,反正就是告訴你我人好好的出個門就被你們當成是失蹤了。
反倒是“正常”的事件口供記錄烏龍而且好笑,被人打暈,被人綁架,甚至有一位還是患有癡呆的老人真迷路后被好心路人送到了府衙。
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身邊的人認為失蹤的事可以說不稀奇。
但短時間內連續出現十九起之多。
當中絕對有不正常的。
靈秀花了些時間先看了所有案件的府衙記錄。
憑借豐富經驗,手下認為的十九起中有六例是她們太杯弓蛇影了。
那么就還剩下十三起記錄,靈秀最后才翻回手下們調查的三份部門內部報告的部分。
靈秀能想到手下們是怎么拿到的信息,綁架暗訪或偽裝官方身份上門明查一直是她們這一行最常使用的手段。
三份報告也巧合的相似。
事主們都反對自己曾經失蹤的事實。
其中只有兩人表示雖然否認失蹤報案卻疑惑自己失去的時間。
兩人都說感覺莫名其妙犯迷糊了似的一晃神,然后就驚奇發現時間已經是好幾天后了。
這兩人“失蹤”前一人是在家里睡覺,另一人更是上班在和客戶見面。
睡覺的在三天后被看到從自己房間里走出來。
見客戶的更詭異。
他說自己是為公司事務在和客戶會面。
結果恍惚一下后他人還在原來的餐廳原來的位置,客戶和酒席卻不見了。
回到公司又被上司一頓臭罵,說他無端端曠工了兩天,客戶那邊白等了他許久生意告吹了。
可他明明去見了客戶,也確實是一直很公司關系不錯的客戶本人,酒席剛開還沒吃多久雙方也已經談妥了生意的事項,結果卻是一場夢。
問餐廳里的人,服務員也說兩天前他的確在餐廳里定了酒席和一個人吃飯。
可他見的人不是客戶。
客戶是女的,但他見的卻是個男人。
最后府衙捕警的定案是被催眠能力的職業者下套了。
這種案例也常見,總有一些職業者因為各種關系利用能力之便給自己撈點外快。
另外那位“失蹤人員”的回答也有類似地方,只是說出城去見了個朋友結果忘記通知身邊的人造成了誤會
但……
捕警沒問出問題。
因為案件本身就是“烏龍”捕警也就沒讓他城外的朋友來作證。
靈秀的手下繼續調查自然要證據,讓他給他的朋友打去了電話卻被告知說兩人這些天一直沒有聯系。
看起來又像是一起催眠能力的職業者開了個玩笑的事件。
“大人?”
手下一直沒斷通訊。
靈秀回應一聲盯著報告中某幾個字眼。
“我們懷疑是……”才只查了幾個案例就下結果,手下說出結論前有點心虛。
“你們想說是主教‘織夢人’出現在溫城了?”
“是,大人您也這么覺得?”
“很有他的特色。”
靈秀皺眉。
她還是沒想到對方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