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業務許多公司都能做,但如何做好是重點,金思公司唯一的優勢就是背后有保羅的支持,各種銷售渠道完善,加上背靠著一個大型的傳媒集團,隨著大手筆地打廣告,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金絲電腦如今對外宣傳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品牌高口碑、低投訴率、完善的售后服務、以及市場份額的上升幅度、全球化擴展野心等等當作買點,涉及到專利的環節都避而不談,因為確實沒有太多可說的專利,畢竟和數字體網絡公司不一樣。
跟富士康工廠達成代工協議后,公司能夠減少生產成本,降低售價、提高利潤率,另外公司也在其他方面進行了努力。
比如針對鍵盤和鼠標的研發,主要是開發手感極佳的高端定制鍵盤,或者鼠標、耳機等小部件。
最近絕大多數IT產業股都在獲益,只有極少數是例外,比如市場份額不斷下滑,近期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的蘋果公司,市值從巔峰時期的三十多億美元,一路下滑到十六億美元出頭。
而作為后發者的金思電腦市場占有率距離蘋果公司已經不遠,只有不到兩個百分點,在保羅的支持下,喬布斯對現在的蘋果公司提出來了收購的議案。
實際上無論是保羅還是喬布斯對這次提議都是抱著試試的想法,認為被拒絕的可能性比較大,沒想到蘋果CEO約翰·斯卡利先生表示愿意考慮,并且讓金思公司給出一份詳細的兼并策劃案。
保羅剛回到北美不久就得到了消息,蘋果的董事會已經通過表決,不過他們并不是都愿意直接被收購,愿意促成兩家公司合并的股東倒是占據多數,不過董事會的反應速度,讓保羅覺得快的不可思議。
實際上這并不難以選擇,金思電腦公司在保羅的支持之下發展勢頭強勁,而蘋果公司則陷入衰退魔咒中,市場占有率一降再降,遲遲沒有新技術出現,讓公司股東們都失去信心。
蘋果公司現在的股東大多都是投資商,許多人已經被蘋果股套牢好幾年,答應合并也在情理之中,這個年代的蘋果公司,還只是一家失去上升動力的二流電腦制造公司。
反倒是金絲電腦,因為有保羅的支持,現在發展的反倒是不錯,而且如果是單純的金絲電腦也就罷了,關鍵是它背后的保羅,現在在許多投資者眼里面就是投資界的傳奇。
到了如今,保羅或許只需要表示對某個公司的看好,就很有可能會讓一個公司的股價快速上漲。
而金絲電腦打算收購蘋果公司的消息被《華爾街日報》等報紙報道出來了,估計是蘋果公司想要借助利好消息提振股價,也為了更好地談條件,于是放出了正在跟金絲電腦談合并的消息。
這是常見做法,保羅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如果對蘋果公司如果從收購變成了合并,那么等到合并后,自己在新公司中能不能夠掌握主動權。
現在金絲電腦屬于除了他擁有股權之外,就只有一部分管理層擁有分紅權,至于期權什么的還沒有達到條件。
合并后股份稀釋是一定的,這些股東也不是笨蛋,或者他們都相信保羅的投資眼光,起碼到目前為止,保羅親自關注的產業大多獲得了成功,原本這些股東許多都想要出手蘋果的股票,現在金絲電腦想要收購,他們反倒是不著急套現,而是希望通過換股合并。
不過保羅可不愿意輕易地為他人作嫁衣,因此至少也要獲得絕對控股權,否則的話兼并蘋果不成,反倒被蘋果公司給吞并了,這個結果可不會太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