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從沒有見過,你迷茫的樣子。”
無天來到唐三藏的對面坐下,變出一壺酒,兩個杯子。
他分別為兩個杯子倒滿酒,又將其中一杯酒,推到唐三藏的面前。
“三藏,飲酒嗎?”
“出家人有五戒,又怎么能飲酒呢。”唐三藏想不都想,就說道,只是,說完這話,他卻又遲疑了一下,伸手握住了面前的酒杯。
他沒有飲,只是握著酒杯。
唐三藏是真正的圣僧,從無天見到他以來,他一直信念堅定,從不動搖,他學佛卻不信佛,佛經蒙蔽不了他的眼界,他堅定的遵守著自己心里的原則。
他取經是為了普度眾生于苦海,至于成佛,以及在佛祖座下,聆聽妙音佛法,反而是他心里最不在意的事情。
而今夜的唐三藏,卻在迷茫。
這種情緒,出現在一個普通人的身上,很正常,但是,不該出現在唐三藏這位圣僧的身上。
“通臂猿猴施主,仙佛,都是仁慈的嗎?”
唐三藏握著無天推過來的酒杯,沉吟了一會兒,開口問道。
無天笑了笑,以一種很平淡的語氣道:“如果仙佛都是仁慈的,哪還能輪到你來普度眾生。”
這句話,已經是最好的答案。
他唐三藏雖然是一代圣僧,但是,和那些神仙比起來,他根本什么都算不上,可是要取大乘真經,普度眾生的人,卻是他。
無天說完話后,又問道:“烏雞國發生的事情,讓你動搖了嗎?”
唐三藏輕輕嘆了一口氣。
“我父陳光蕊,德行不虧,才華不凡,本應在大好年華,大展宏圖,卻因為一只犀牛精,客死他鄉,變成鬼魂,在井底足足二十年不見天日。”
“通臂猿猴施主,凡人尚且講究殺人償命,那犀牛精是否也該為我父償命?”
“應該!”無天想都不想,就說出答案。
只是,說出這個答案后,無天又有些奇怪的看著唐三藏,“我以為,你身為圣僧,會給他一個悔改的機會呢?”
殺人償命,尤其還是殺父之仇,普通人是肯定忍不了的,但是,唐三藏不是普通人,他是圣僧。
“他曾經有過悔改的機會,這二十年里,他有無數次的機會能悔改,可是他沒有悔改。”
唐三藏語氣平靜的說道,“貧僧也知道,什么是佛度有緣人。”
無天笑笑。
這個唐三藏,確實不迂腐,所以他在觀音禪院的時候,才會把錦襕袈裟交給黑熊精,并且還毫不猶豫上路。
像黑熊精和金池圣僧這樣的人物,走上了歧途,確實有些可惜,善良如唐三藏,也希望他們能走上正道。
但是,度不了就是度不了,唐三藏雖是圣僧,卻也知道,他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唐三藏接著道:“悟空要把犀牛精正法的時候,文殊菩薩卻出現了。”
“堂堂菩薩,可以及時救下犀牛精,卻無法及時救下我父。”
“貧僧早已知道,取經之路,要經過三三之劫,九九之難。”
“為了普度眾生,貧僧愿意經歷這些劫難,可是,他們不該這樣安排我的父母。”
唐三藏的語氣中,有著淡淡的哀傷。
也許剛從長安城出來的時候,他還不清楚取經路上的劫難,是怎么一回事,但是,經歷了這么多次劫難后,再遲鈍的人,也會心有所感。
更何況,唐三藏還是無比聰明的圣僧。
那些神仙的坐騎,就像是約好了一下,在同一段時期下界,擋在取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