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天聞言,笑了一聲:“這不是圣旨,這是朕的一道法旨,李閥若有能耐違背朕的法旨,這天下早就是李閥的了。”
說完后,無天掐算了一下,又對蕭皇后道。
“派師妃暄,去送這道法旨。”
慈航靜齋已被蕭皇后收伏,師妃暄現在,算是蕭皇后的手下,所以,無天才會專門對蕭皇后說一聲。
“陛下,為什么要派師妃暄去?”蕭皇后聽到無天這話,露出一個疑惑之色。
無天要派人去送圣旨,有的是人可以指使,但是,為何他偏偏提到了師妃暄。
蕭皇后心中,猜不到無天的用意。
“朕自有用意。”
無天卻沒有解釋,只是別有深意道:“等她回來,你的麾下,就會添一尊高手了。”
蕭皇后愈發疑惑了,但是,無天不說,她也沒辦法。
……
師妃暄被無天抓住之后,無天本是要用她換《慈航劍典》的,但是,慈航靜齋的齋主梵清慧非暴力不合作。
所以,師妃暄根本沒有起什么作用。
后來,她跟著慈航靜齋的同門們,一起加入了蕭皇后的麾下,靜心修行。
如今突然之間,接到了無天的旨意,師妃暄都有些莫名其妙。
隋帝的手下有那么多人可以用,怎么會想起她來呢?
不過,隋帝有命,師妃暄也拒絕不了。
所以,她只能一臉茫然,拿上隋帝的法旨,騎上馬,前往李閥所在的太原。
她本就是一個淡漠的性子,之前行走天下,也不是想搞風搞雨,主要是因為,慈航靜齋加諸在她身上的責任,令她必須那么做。
現在,慈航靜齋的那些長輩們,包括梵清慧都對隋帝認慫了,師妃暄自然不會腦子犯抽,一門心思要和隋帝作對。
……
師妃暄騎馬前往太原的時候,綰綰已經來到了瓦崗戰場。
瓦崗是隋末時期,極為出名的一個造反勢力,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武將班底,主要就是出身于瓦崗寨。
現在瓦崗的大龍頭,乃是翟讓,后來的瓦崗首領李密,如今還沒有出頭呢。
朝庭大軍已經數次圍剿瓦崗,但是,每次都會無功而返,正是因為這樣,綰綰才會受無天之命,前來瓦崗戰場。
無天已經快要編成《道經》和《武經》,像瓦崗這種妨礙大隋和諧發展的造反勢力,肯定是不能繼續存在了。
“怪不得會有這么大的聲勢,瓦崗之內,倒真的是有幾個高手。”
攻城戰中,綰綰站在瓦崗的城頭下,看著上方,語氣冷冷的說道。
在她旁邊,是一位隋軍將領,此刻,這位將領額頭上的冷汗不斷淌下,非常緊張。
他自然知道,綰綰是藝高人膽大,但是,兩軍交戰的時候,站在城頭下方,這真的不是嫌自己命長嗎?
只是,以綰綰的身份,做出這樣的決定,他不僅無法阻止,還要陪著綰綰過來。
這就有些要人命了。
綰綰的打扮,在戰場之上太過于顯眼,而且,她還專門走到了瓦崗的城頭下,很快就被人注意到。
城墻上,瓦崗的一位大將,挽弓搭箭,瞄準了綰綰。
(PS:感謝‘風過丶淺笑’,‘這長數字讓我覺得該改名了’,‘星ょ心’‘愛吃火腿肉’,‘彐火為靈’,‘微醉紅顏’,‘初入書院_請多關’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