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天所說的,是佛經里的一個故事,釋迦牟尼佛度化了很多人,引起了魔王波旬的不滿,因此魔王找上了佛祖,說出了末法預言。
凡是了解佛學的人,都聽說過這個故事。
唐僧是大唐圣僧,對于這個故事,自然不會陌生。
無天的講述還在繼續:“佛祖聽后,眼里流下熱淚離去。”
“波旬的話,連佛祖都沒有辦法反駁,可見,今日在廟宇里的,未必就是佛門僧眾,還有可能是魔子魔孫。”
如來佛祖反駁不了波旬的話,唐僧此刻,也沒有辦法用肯定的語氣,否認掉無天所說的事。
“施主所言有理,但是,貧僧乃是觀音菩薩親點的取經人,由東土大唐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絕對不是施主所說的魔頭。”
唐僧的語氣十分篤定。
他不確定無天是敵是友,是好是壞,但是,他很確定自己的立場。
表明了一下立場之后,唐僧又對著無天問道:“不知道施主有沒有見過貧僧的三個徒兒。”
“貧僧的大徒弟,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二徒弟是曾掌天河十萬水軍的天篷元帥,三徒弟是昔日隨侍于玉皇大帝身側的卷簾大將。”
唐僧平日里,自然是性子清高,不愿意扯起虎皮做大旗。
但是,能被整個長安的人稱之為圣僧,他又怎么會真的一點都不懂做人的道理呢。
他現在報上三個徒弟的身份,一則確實是打聽孫悟空等人的下落,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無天忌憚,不要對他亂來。
“你的三個徒弟,正于我府上做客。”
無天回答唐僧的問題,隨后又對著唐僧反問道。
“觀音菩薩親點的取經人又怎么樣?難道觀音菩薩就不會錯了嗎?”
觀音菩薩是仙神,而且是大名鼎鼎的強大仙神,這樣的仙神,自然是不會錯的。
這是那些普通人都認可的常識。
只是,作為長安公認的圣僧,唐僧卻不會像普通人一樣。
唐僧未語,無天就直接先發制人:“大膽妖孽,我要你原形畢露。”
“諸位,且看這座上的,究竟是圣僧,還是妖魔。”
唐僧被無天先發制人,正待辯解,只是,他一張嘴,發出的根本不是人聲,而是一聲虎嘯。
在場的文武百官,侍衛宮人,都被這聲虎嘯嚇了一跳。
隨后,在他們眼里,氣質不凡的圣僧,就變成了一只擇人欲噬的猛虎。
寶象國的座上客,陡然間變成了一頭猛虎。
原本把與唐僧坐在一起,當成是一種榮耀的人們,這個時候紛紛奪路而逃。
反應快的侍衛們,更是抽刀出鞘,意圖斬殺惡虎。
只是,分金斷銀的寶刀劈在虎身上,瞬時就會被崩斷刀刃,力過千鈞的武力,用盡全力的一擊,也傷不得那惡虎分毫。
刀刃攻擊下,老虎的咆哮聲愈發壯烈,惹得眾人心驚膽顫。
“諸位且住手,看我施展神通手段——畫地為牢。”
無天對著那些出手的人,招呼了一聲,隨后他拿起席上的一杯酒,凌空一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