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晨卻直白道:“昔年太上道祖削去人道之外,萬靈眾生的智慧、勇氣、仁愛、正直四種美德,這四種美德非但是四種無形的品德,更是四種無上的靈氣,修行。比如一只妖獸,縱然有天大法力,神通,一口能吞山食日,若是沒有智慧,亦只能稱得上野獸,不能稱之為‘妖’!”
“讀書卻能培養智慧,劃定正直,推行仁愛,看見勇氣……世間有多少種修行法門能做到如此?”
“那你說,讀書是不是一種大修行?”
陳命師面色頓時一變,表面不顯的表情之下,是一種隱隱的震動。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德五讀書!
這句話在命修之中傳揚極廣,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命修的總綱。
但能將五讀書說的如此清楚明白的,卻是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即便是他昔年所見,一位命師中的大人物,提到讀書只是也只說其和佛門六神通修來世法門之中,一門喚作‘般若智’的大法有關。
讀書所修的乃是‘智慧’!
而五讀書,便是只諸天萬界許多書籍之中,蘊藏了連轉世投胎都無法磨滅,貫穿輪回的大智慧。
但錢晨卻簡單的從太上削去妖族四德的傳說中,篤定讀書乃是一種無上修行之道。
其蘊含了‘智慧’、‘正直’、‘仁愛’和‘勇氣’四種無上靈情,能夠改變命運,乃是影響命格的第五條道路!
那位修成一品真命的大人物,亦只說了‘智慧’這一條道路。
但錢晨卻篤定其有四條道路,四種美德……
陳命師心中隱隱震動,突然生出了十分的忌憚來。
他隱藏的很好的眼神之下一道厲光閃過,卻是擔憂這莫名出現,來歷莫測的年輕修士,會壞了自己的大事。
邵永若有所思,心中突然升起一種領悟。
原本還不明白為何進入幽冥,被抹去了大部分記憶之后,他們這些魂魄居然還要重新讀書。
要知道,幽冥只是輪回的中轉。
活著要讀書出人頭地,還算合理。
但死后還要讀書,進入輪回之后,有胎中之迷在,什么前身記憶便是元神真仙都難以勘破,尋常魂魄輪回之前還要多讀幾年書,那不是脫褲子放屁嗎?
也就是諸天萬界還沒發明‘內卷’這個詞高度概括。
不然就這死了都還要卷讀書的德性,高低也得被罵一個萬古卷王!
此法門本出于佛門,原本乃是佛門傳教陽間的一種‘修來世’的法門,但因為仙道大昌,由此淪為下流。
想一想也很簡單,能夠一世成仙,長生不死,誰會想修來世呢?
就連正統佛門修士,雖然也講究積修善緣,但最終目的卻也是肉身成佛,飛升極樂,端坐蓮臺。
但這修來世的佛門大法在陽間水土不服,卻意外在陰間幽冥之地昌盛起來。
因為幽冥之地,皆是‘死人’,已經絕了長生不死的仙道門戶,沒有這最大的競爭對手沖擊,修來世這個選擇就變得無比美妙了!
佛門由此以輪回盤打造了世間第一處生死輪回之所,幽冥地府。
只是后來地府遭劫,被徹底毀滅,地藏王菩薩都被打入輪回。
靈寶輪回盤被打的殘破……
修來世的法門亦經由許多人的手中,演化為如今這般大行于羅天冥界之中的‘命修’。
甚至命修比佛門修來世的法門更加完善,也更加玄妙。
佛門積修的命格,需得以菩提心之法,接引自己在輪回中的累世修為,善果。若是一靈蒙昧,不入佛門,積修之果頓時毀于一旦。
但命修之法,不需任何條件。
轉世之后,其命格以氣數的方式勃發,一切資質、福緣、氣運不假外求……辛苦修的的命格,必有反饋。
這么多年轉世過來,命修之道無一差評,用過的人多說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