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兗州,北宋。
此北宋非彼北宋,不過這末年都是一樣的窩囊便是。
大兗州有四大世家,是一等一的豪門世家,傳承十多代,在大兗州一地勢力扎根數百年,可謂是固若金湯。
但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加上這時局動蕩,朝廷先后經歷失地,頻繁改政策,以至于下方的稅令有了多番名目,出現糧稅有十八種征收法,并且這十八種稅必須交完,這讓讓北宋多地出現了一個詭異的現象——稅沒交完,倒欠朝廷幾十擔糧食。
自然,民憤爆發,本就盜匪橫行的世道,出現了多地搶衙門糧食的案例,更有公然組織攻擊北宋縣城的。
最后,朝廷聯合大兗州的四大世家,鎮壓了這一場“賊亂”,然后推出了一個替罪羊。
崇州府的余家。
這余家不是大兗州的四大世家,但家族勢力不小,門生弟子遍布大兗州各處,有作為第五世家興起的趨勢。
所以,這余家也是活該倒霉,余家當家人直接被砍了。
知道了罪魁禍首,民憤也就消了,再加上被朝廷打怕了,本就是烏合之眾,直接就散了。至于余家,自然是樹倒猢猻散,諾大勢力一夕之間崩潰。
許是見到了心腹大患沒了,于是四大世家假惺惺派人來問候,以都是大兗州人,同氣連枝的名義表示,只要余家能賠償這次“賊亂”造成的朝廷損失,那么朝廷可以既往不咎,并且還拿出了朝廷出示的指令作為證明。
這本是裝腔作勢,為自家謀取好名聲的,哪成想,這余家……不,準確來說,是余家的嫡長子余燼,特么還真給了!
拿出了一筆搬了他們一個月才搬完的銀子,然后還問:“夠了嗎?”
一般人都會說不夠。
不過他們不是一般人,因為半個月前有幾個不知死活的,讓這余家長公子一指頭按的形神俱滅,然后隨行道人告訴他們,這位余家長公子怕是已經半只腳踏入了仙門,是以才能人前顯圣,不像他們,些許武人的旺盛氣血就能沖撞得他們法力潰散。
所以,他們毫無猶豫的連聲說夠了。
這世間,道人只是具備微末奇異之術的人。他們的隨行道人,道行高深,在道門輩分極高,但也只是在閑暇之余,表演一下,逗他們開心的。
可是,這半只腳踏入了仙門的,就不一樣了!
歷朝歷代記載,半只腳踏入仙門的,那可是能呼風喚雨的神人。
余家長公子半只腳踏入仙門的消息隨之傳開,這才讓余家安穩了下來,不是也沒了當初的勢力,眼下只能算是一座縣城內的大戶人家罷了。
余府。
諾大的宅院,走了大多人,不復曾經的盛態,但也有一些人留了下來,這些都是余家的家生子,離開了余家,就沒人要了。
畢竟家生子都對主家忠心耿耿,哪怕想去伺候別的人,那些達官顯貴,也會嫌棄這一點。
余家的當家人沒被砍前,有好些個子女,不過眼下,余府只剩下嫡長子余燼,和次女余歲歲。
其余的子女,都是各奔前程了,其中以三子余延郎混的最好!
這會兒,余燼在和眼前的青衣女子四目相對。
然后,他伸出手,抓起一只自己動手做好的無骨雞爪,放進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