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走進辦公室后,就吩咐員工把面粉廠的新廠長吳凡喚了過來。
“董事長,您找我?”吳凡輕輕帶上辦公室的房門,恭敬地說著。
吳凡,四十五歲,九籠縣本地人,曾就任九籠縣第一大規模面粉廠:宏達面粉廠的副廠長。
而如今李海的海洋面粉廠在縣里逐漸實現一家獨大的戰略計劃,宏達面粉廠前景堪憂,故而吳凡跳槽來到了李海的麾下,在海洋面粉廠就任廠長之職。
“吳廠長,把1月份的面粉銷售報表給我看一下。”李海坐在老板椅上,看著眼前的吳凡說道。
1月5日,聯合超市,出庫量11萬斤。
1月8日,仁和糧油,出庫量20萬斤。
1月10日,莊園糧油,出庫量18萬斤。
1月15日,小威糧油超市,出庫量15萬斤。
1月18日,天井大麻花廠,出庫量35萬斤。
1月22日,淳岸縣金農面條廠,出庫量65萬斤。
1月25日,杭周市友臣面包連鎖店,出庫量52萬斤。
.....
總計502萬斤,交易額352.6萬元,實收243.6萬元。
李海手里的是一份簡單的銷售報表,主要的客戶是縣里的糧油超市,還有一些是淳岸縣(與九籠縣相鄰)的面條廠和麻花廠等等。對于杭周市里,李海的優質面粉也有些影響力,但目前客戶不算很多。
這個月的面粉廠的銷售額比上個月又多了一百多萬,這對于李海來說,無疑,基本上是純利潤。
好在李海的農場游戲能雇傭工人了,現在直接是掛機收莊稼,24小時都可以收獲小麥、玉米、甘蔗等農作物,產量直接是以前的兩倍。
“吳廠長,干得不錯,面粉廠如今能有這么多客戶,都是你的功勞啊。”
李海笑了笑,這個吳凡跳槽來到了海洋面粉廠,直接把他老東家的客戶帶來了,現在的宏達面粉廠也即將面對瀕臨倒閉的危險。
“董事長謬贊了,這都是我們廠加工出的面粉質量好,口碑好,并不是我的功勞。”吳凡笑瞇瞇地說著,彎著身子給李海和柳飄絮奉上了兩杯龍井茶。
“吳廠長不必謙虛了,自打你加入我的海洋面粉廠后,業績提升很快。”李海看了一眼柳飄絮又說道,“飄絮啊,去開一張5萬的支票給吳廠長,以示獎勵。”
“是。”柳飄絮應了一聲。
“吳廠長啊,這是我個人獎勵你的,希望你繼續努力。”李海笑著品了口茶繼續說道,“你的那個老東家,也就是宏達面粉廠,已經快不行了吧?”
“是的董事長,現在該廠已瀕臨倒閉,他們以前的客戶,百分之80都倒戈來到了我們廠,現在該廠的客戶只有一些縣里的散戶了。”吳凡的笑容仍然是燦爛無比。
“很好,吳廠長請坐。“李海笑著抬手道,“我有一件事交給你去做。”
“董事長請說。”吳凡微微彎腰坐了下去,他正襟危坐,像是一個有禮儀的空姐坐姿一般。
“你去跑一趟你的老東家,看他們有沒有出售廠的意思。”李海笑著上前拍了一下吳凡的肩膀,“以最低的價格收購成功,一樣記你大功一件,好好干吧。”
“我知道了,一定不負董事長所望。”吳凡笑著說道。
“很好,吳廠長你下去吧,好好準備收購計劃,希望你能完美地收購成功。”李海道。
“多謝董事長勉勵。”吳凡應了一聲便微微鞠躬,笑著退出了房門。
“飄絮,你怎么看這個吳凡?”李海摟過柳飄絮坐在了他腿上。
“是個有能力的人,但...”柳飄絮停頓了一下,“但也同樣是個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