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還有這事?如果可以搭上線的話…”譚校長笑呵呵地說道,“老郭啊,李海是你的學生,這個事情就由你去談吧,好歹他也是縣一中的學生,價格方便我相信他一定會有所優惠的。”
“校長,這有些…”郭成表情有些為難之色。
譚校長見他沒有立刻答應,淺笑了一下,“老郭啊,高三年級主任這個位置...你資歷也挺老了,學校很多老師都覺得你很合適,為學校辦好這件事,記你大功一件。”
“好吧校長,這件事就交給我了,李海也在我手里念了兩年書,我一定會說服他和學校做交易的。”郭成答應得很勉強,其實也是裝出來的,現在這個李海對于他來說,可真是個寶了。
嘟啦啦噠嘟啦啦,一陣鈴聲響起,就在開學的頭天晚上,李海便接到了班主任的電話。
“李海同學,現在有空聊一下嗎?”郭成很禮貌,完全沒有了當初的架子。
“郭老師您好,我在家里,現在不忙,有什么事你就說吧。”李海笑了笑,沒想到是班主任打的電話。
“李海同學啊,我聽說你現在開了公司,也做蔬菜批發的生意。”郭成問道。
“是啊,怎么了班主任。”李海道。
“哈哈好樣的,你真是我們縣一中的驕傲。”郭成大笑了一聲,隨后聲音嚴肅了起來,“我們學校舉辦了一場歡迎會,為你接風洗塵,你做下準備。”
“這...”李海真的有些受寵若驚了,自己又不是什么當官的視察學校,還搞個歡迎會?這也太扯了吧。
說完歡迎會的事情,郭成當然就提及了學校食堂的蔬菜、面粉、玉米等貨源的供應問題。
具體價格,一句話,學校方便就是想要免費占便宜。
但李海還是答應了,做企業的人,第一看重的當然是產品質量的問題,第二則是公司的形象和名聲,如果能扶持自己的母校,在九籠縣那也是個出名的好機會。
現在很多大公司,他們做慈善,不就是為了向世人展示公司的形象以及為自己公司打名聲嗎?
“飄絮,那既然這樣,我們就搞大一點。我不僅低價給學校提供蔬菜,而且我還要捐贈學校三百萬,給學校成立一個教育基金項目。”李海躺在沙發上說道。
“三百萬?”柳飄絮張大了嘴巴,隨后她便明白了李海的用意,“那這次歡迎會,我去縣上找些記者?好好的宣傳一下?”
“不僅如此,我讓學校方便聯系一下縣電視臺,我捐款三百萬的事情,縣電視臺必須報道。”
李海說完話便給校長打了個電話,時間不等人,明天可就開學了。
三百萬的捐贈,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李海只是話里有話地提了一句,譚校長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想要錢,那必須做點什么才行,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不必多費口舌。
次日開學,學生剛到學校,老師們就通知了下去,讓學生在操場上集合,橫幅這些東西,學校方便一晚上就趕出來了。
“歡迎九籠縣最年輕的企業家李海同學回歸校園。”
“感謝海洋公司董事長李海同學捐贈的三百萬元。”
全校2000多名學生,歡迎隊伍在縣城里游行了一圈,這場面是何等的壯觀,李海的海洋公司在九籠縣的知名度又提升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