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一思忖,羅書記將圖紙重新卷好放進書柜,打趣道:“紅雯書記,你是想挖人墻角吧?”
被領導拆穿的李紅雯也不覺難堪,反而嬌笑道:“書記英明,棟材是我學生,象他那樣的人才放在園林所太屈才了。去年高主任就想調他到樓下當督察室主任,但考慮到園林所的工作離開他不行,現在他窩在苗圃里當農民,也沒看到園林所的工作不正常,那又何必還把他按在那?
書記,您別聽**民胡咧咧,他們那個苗圃是城建局的頭頭腦腦們湊股份的。有錢賺,他們會繼續辦,想讓他們保本甚至是暫時虧損,可能嗎?您把棟材給我,我們石市全力支持他,保證一年之內就能建起一個大型苗木基地。”
這下說到點子上了,這也是縣里兩位主官的默契,只是沒跟下屬們提起過而已。
別看石市鄉窮了點,但治下五六萬人,而且有七十多萬畝山林。只要鄉政府全力支持,再加上各村組的配合,建一個大型花木基地沒什么難度;而且石市的地理位置也好,恰好在行署通往新昌的國道上,上級領導來視察時也能看得到。至于這個花木基地能否帶動全縣的苗木業發展,希望能順利接任書記一職的李縣長很重視,現任的羅書記反而沒那么重視。他重視是如何快速建立起一個大型花木基地,如何能讓來視察的地委、行署領導眼前一亮,因為他的任期將在明年結束。
可那小賈挑得起重任嗎?這可不是寫材料,那是得踏踏實實去做的項目。
見書記猶豫,李紅雯連忙道:“書記,您別小瞧了那小子。城建局的苗圃投資五六十萬,他搞得有模有樣,前段時間還賣了批苗子去江浙,聽說賺了十幾萬呢。”
“有這事?”
半年賺十幾萬的事,李紅雯也不太相信,但她現在需要這個傳言是真的,連忙道:“林業局都傳開了,他手下有個叫馮大龍的,跟著他搞半年育苗,就交了幾萬塊錢給家里。書記,吹肯定是吹了點,但總歸是人家已經把苗子賣到外省,還賺了錢,比城郊林場那幫人強得多。”
李紅雯敢這么說,肯定就不假,至多是傳來傳去夸張了些,但賣了苗子、賺了錢肯定是真的。如此說來,那小賈雖然年輕,但能力非常突出。
見書記意動了,李紅雯連忙央求道:“書記,黃局長手下人才濟濟,我們石市沒一個這方面的人才。棟材是大將之才,連黃局長都非常推崇,窩在小小的園林所太可惜了。”
能得到兩位正科級干部同時舉薦,還能做出成績來,能力肯定沒得說,羅書記笑著點了點頭,“那按你的想法,該給他一個什么樣的崗位?”
人事問題,豈是下屬能置喙的?李紅雯連忙道:“書記,這是您考慮的事。”
識大體、懂規矩,不愧是小李和老趙同時推薦的人,羅書記滿意地暗暗點頭,卻正色道:“紅雯,你現在是石市的主要領導,整個班子都是為你配備的。你需要什么樣的助手,你心里應該有數,也應該向上級領導大膽建言。
說吧,這關系到一個新產業的發展,不要考慮工作之外的因素,怎么有利開展工作就怎么說。”
李紅雯佯裝思考一陣,小心道:“書記,要讓村組都配合,必須進班子,而且能管得到那些支書、村長。不是我紅雯思想落后,那些村組長臉皮厚起來是無賴、野蠻起來是土匪,若是捻不到他們的命根子,不會積極配合工作的。”
呵呵,輕聲柔氣的紅雯書記也潑辣嘍,羅書記滿意地暗暗點頭,“嗯,我考慮考慮。你先去找他談談,看看他本人的意愿,縣直單位往鄉鎮調,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李紅雯大喜,連忙感謝領導的好意,羅書記笑著端起茶杯,示意她可以走了。
“謝謝書記,書記再見”,李紅雯連忙起身告辭,出了大樓便鉆進舊上海車里去園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