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陽歷年了,石市街上趕集的老表突然多起來,很多人都跑到農業銀行門口看通知。
通知上有名字的興高采烈地進去開戶,再拿出一張張收據排隊跟城郊林場的鐘場長、營業員交涉結賬。沒名字的急也沒用,都伸長脖子等著工作人員出來貼新公告,等著也進去開戶、結賬。
盧長庚的名字在第一批名單里的第一位,這肯定與他在城建局苗圃里當工頭有關,更與他是全鄉第一個主動賣樹給基地有關。不同于這些要看到實利的老表,盧長庚信得過賈棟材,鄉上的公告還沒貼出來,他就把山上幾棵紫薇賣給了基地,除掉幾百塊錢運費外還賺了4200現金。
嘗到了甜頭后,頗有威信的盧長庚立即組織他們組上的青壯勞力上山挖,個多星期就賺了三四萬,各家各戶都分到兩三千。他們賺了大錢,全村的人都跟樣,然后是附近村、再遠些的村,很快全鄉老表都把花木往基地里送。
可這花木送多了,老表就擔心基地錢不夠,雖說是陸陸續續總能結一部分賬,但抵得了這么多人送?一蔸就是七八百,一千蔸就是七八十萬,看國道兩邊至少也種了四五千蔸吧?
賈棟材用視覺誤差搞了個蔚為壯觀,也成功得引起了老表的懷疑,即使是盧長庚也躲著馮大龍讓大家不要再挖了。。這些年來,他們吃鄉政府的虧可不是一次兩次,不是他不信任賈書記,實在是他們這樣的老表賺得虧不得。花木是山上長的不要錢,可請的人工、運費都是要付現票子的。
所以,興沖沖的盧長庚拿著昨天就辦好的臨時身份證、存折,親眼看到營業員只給他結1052時,忍不住問旁邊的鐘儀。
“鐘場長,只結10%?”
鐘儀很喜歡別人叫她鐘場長,平時一聽別人這么叫她就高興,但今天很是有些緊張,連忙道:“長庚叔,黎主任那邊的定金要遲幾天才能過來,但時間不等人。所以,我們場里先從銀行里借60萬,也讓大家吃個定心丸,省得你們擔心我們沒錢結賬。”
“有幾多?”
“還沒最后定,但人家愿意先付60萬定金,照算應該有六百萬吧?”
六百萬?
盧長庚嚇了一跳,排在他后面的人也嚇了一跳,連低頭辦存款手續的營業員都嚇了一跳。
“真的?”
這妹子還是太嫩,兼職的謝會計認識盧長庚,還去他家吃過幾次飯,連忙取笑道:“黎冬的姐夫在滬市建委當官,級別比黃局長還高,幫著拉些生意有什么難的?
不過,你們也聽清楚來,春上才種樹,冬下種樹都是沒辦法。人家準備付60萬定金,這生意就差不多談成了,但肯定要明年陽歷四五月來拖樹的時候,才會跟我們結賬。也就是說,要等到明年陽歷五六月,我們才會有錢跟你們結賬。
長庚,這是做生意,人家先付10%定金就是誠意。不可能連貨都沒到手,我們就要求人家結賬,世上也沒那道理,對吧?”
“對對對”,欣喜的盧長庚一個勁地稱是,排在后面的人也大喜過望。這要是接到了六百萬的大單子,還要擔心結賬的事?
對咧,要是沒談成,賈書記會貸款給大家先結賬?要是沒把握,賈書記敢花幾十萬建新屋?
他們的欣喜傳染給后來的老表,營業部內外都群情激動。
沒錯,是這個道理咧。基地欠大家的錢又不要利息,要是沒十足的把握,賈書記會從銀行里貸款給大家結賬,敢扒了泥巴屋建新辦公室?60萬貸款光利息都一個月幾千塊,基地又不是錢多得作燒。
累了一下午,好不容易把幾百個名字一一劃掉,連水都沒喝兩口的鐘儀伸了個懶腰,見老表們還把大廳外堵得水泄不通,幾個早不耐煩的營業員想轟人、關門,連忙道:“新姐,你們稍等一下,賈書記馬上就會過來。”
提到賈書記,幾個營業員的臉色好了些,那位年輕的領導沒錢也窮大方,每次有老板來買貨,都會請大家聚個餐,沒錢了就壓著老張請客。
沒一會,從工地上趕來的賈棟材到了,蓬頭垢面的樣子象工人多于領導。然而,他這樣子反而很得老表們喜歡,尤其是這位賈書記成天催著工人們扒了泥巴屋蓋新磚房,更讓他們對這位年輕的書記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