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時間沒理事的羅書記這才想起來,以前這小子匯報工作時說過,行業春天沒來臨前,要作好被人壓榨的心理準備,現在果然應驗了。
“我們的底線呢?”
我們?
這幾天忙于編劇本的賈棟材,這才意識到書記還沒正式離任,名義上還是縣里的一把手,只不過他跟李縣長的關系不錯,主動不理事了。
“送他們25%”。
豈不是75萬了?
羅書記立即皺起了眉頭,賈棟材見狀,連忙解釋道:“書記,我們的底線是在取消公關費的前提下,只要他們能每年完成600萬的售額額,并以30%的速度遞增,我們分五年送他們25%股份。”
這個,這個,羅書記的表情頓時古怪起來。這小子想只給25%而且分五年給,卻要對方保持30%的增速,難怪對方索性獅子大開口。
“嘿嘿,談判嘛,誰不是漫天開價落地還錢?”
難怪這小子讓好脾氣的李紅雯去談,要換成他自己去,非得跟對方吵翻天不可。
不錯,這小子會用人了。不理事了的羅書記滿意得暗暗點頭,善意道:“盡快向衛國同志匯報,涉及到這么大的金額,不要擅做主張,明白嗎?”
“明白”,會意的賈棟材連忙答應,快手快腳地幫未來的副專員同志拉開車門、護頭,目送著領導乘車離開。
可是,工作經驗極其豐富的羅書記上了車后,琢磨了一陣,越琢磨越覺得蹊蹺,終于掏出手機打電話給李縣長,笑道:“衛國,我剛才遇上找你匯報工作的小賈,隨口問了幾句,好像談判的情況不妙哦。”
不是好象不妙,而是非常不妙。已經接到李紅雯匯報的李縣長也正頭疼,他清楚要進來的資金是農行的,也同意了裝作不知情,以保證日后的資金來源,但沒想到皇甫倫、柳雄他們要價這么高。
唉,衛國還是太心善,羅書記遲疑一會,提醒道:“衛國啊,現在你是一把手,按說我不該多嘴,但有些事不能光看表面。”
同樣起了疑心的李縣長一驚,還以為老班長看出了問題,故作好奇道:“書記,你是老領導,可不能不指點迷津哦。”
“我哪有什么辦法?我是在想啊,生意都是雙方有利可圖,對方敢開出這樣的條件,肯定有他們的倚仗。要不然,我們花同樣的代價去公關,總能建立起一點自己的渠道吧?”
也是坐在車里的李縣長心里一松,苦笑道:“書記,小賈前幾天向我匯報思想,說明年必須去讀研。
呵呵,那小子腦殼清醒得很,知道遲早會抵制不了誘惑,換崗又沒有合適的職務,還不如去讀幾年書。
對了,他剛拿了建設部的設計大獎,省大答應了優先錄取他。他老師還說,如果成績不錯的話,還可以推薦他去同濟。”
電話這邊的羅書記沉默了,他與電話那邊的李縣長一樣,都意識到了賈棟材仍是他們的下屬,但前途已經不是他們能掌控的。且不說只要那小子愿意,等研究生畢業后,完全可以通過他老師的關系網留在省城發展,單說花木公司也離不開那小子。
換句話說,現在不是那小子求著他們提拔重用,而且要考慮如何留住這位無可替代的大將之材。哪怕那小子真的與外人沆瀣一氣,也必須裝作不知道,哄著他把這個連地委、行署都寄予厚望的新興產業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