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政方面,魏忠賢抓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東林書院那個地方雖然還沒被關,但番子們幾乎每天都要登門拜訪一下,然后再順手抓幾個叫聲最大的回來。
把王在晉抬進內閣以后,后者不負所望,很快在奏疏中提出了第一條建議——針對舉人、秀才、貢生出身士子的特權政策改動。
自明初以來,讀書人獲取功名后,就相當于階層上的升級,成為和普通百姓截然不同的“上等人”。
他們的特權體現在很多個方面,但最主要的還是免除徭役和賦稅,這兩點太致命了。
王在晉建議,針對徭役方面,舉人、秀才、貢生出身的士子仍可免力役、雜役,但不再免除兵役。
這也就是說,讀書人存在會被衛所征為兵丁的可能。
賦稅方面,廢除全國兩京貢生在賦稅上的所有特權,秀才出身的士子免稅土地僅限五畝,舉人出身的士子免稅土地改為二十畝。
擁有多余土地的士子,皆需正常交稅,而且各省督辦司都要陸續成立,不僅監察地方官商勾結,也要督辦此事。
由于此事的特殊性,王在晉建議,督辦司最好是讓錦衣衛負責,隸屬于鎮撫司。
對這些大膽的提議,朱由校全部準奏。
遼東方面,熊廷弼握著大權,在將遼沈地區的蒙古難民、建州降人徹底清除以后,便下令不再接收降人。
十二月底,熊廷弼的奏疏到了京師,內容是努爾哈赤蠢蠢欲動,后金兵力正在集結,表示會與遼陽城共存亡。
還有張維賢整頓京營,一個多月過去了,也說已經梳理出眉目,過不了多久勇衛營就會建起來。
勇衛營建起來后,就需要一個帶兵的人選。
張維賢是不行的,從上次前往京營時表現出的態度來看,雖說他握著京營實權,但似乎卻對練兵和出戰不是很感冒。
何況,這貨現在幾十歲的人了,讓他披掛上陣,不知道還經不經的起這個折騰。
于是,朱由校就在琢磨其他的人選。
這個人一定要勇猛敢當,忠心不二,并且也要諳熟戰陣,善于練兵。
人選朱由校已經選好了,沒別人,就是定遠戚氏后人,眼下正在家中賦閑的戚金。
想到這里,朱由校心情大好。
現在這個時候,可用的人才還有很多,要是再晚來個幾年,那可就很難了。
然而這種好心情并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被內閣次輔韓鑛所打斷。
他手中拿著一份諸臣聯名的奏疏,交到了朱由校的眼前。
朱由校皺著眉頭打開奏疏,發現是內閣、六部的廷推結果到了。
上次準了方從哲的請辭,首輔之位有缺,內閣、六部經會議后向朱由校推薦了三名繼為首輔的人選,按照順序分別是——葉向高,韓鑛和劉一燝。
想都不用想,這三個都是東林黨。
韓鑛是東林黨元老,自萬歷三十六年起便入閣輔政,威望極高,劉一燝雖然也是東林出身,但爭議很大。
東林黨費盡心機把方從哲從首輔的位子上排擠下去,不是為了讓劉一燝撿便宜的,推他上來,多半是湊數的。
最重要的,還是葉向高。
此人是現如今的東林魁首,楊漣言事第一,葉向高威望最隆,前不久魏忠賢掀起大案,針對在京的東林黨人,也沒想過要直接對付葉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