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劉太妃面前那個憨厚的朱由校轉瞬間不見,只見他劍眉一挑,靜靜看著魏忠賢。
魏忠賢遂展開題本,高聲念道:
“遼東都司毛文龍,于本月十二日夜襲敵后,帶領百余屯民在城外吶喊,城中內應亦響應,大呼‘明大兵至’,喊聲震天。”
“奴兵慌亂棄甲逃竄,毛文龍奪取城樓,綁了逆奴大將佟養真,光復鎮江。正押縛京師,聽憑皇上發落!”
還沒全念完,朱由校從椅子上站起來,一把奪過塘報,口中念念稱贊道:“好本事!”
自東事起,明軍節節敗退,棄甲掉城,這個喚做毛文龍的小小都司,僅憑一百余人,深入虎穴,占據敵后,一雪前恥。
不得不說,在眼下,這是個極其振奮人心的消息。
捷報中稱,毛文龍不但收復鎮江,還將敵后諸島一一招撫,安頓了數萬逃亡的遼民,使南四衛望風響應,登萊與廣寧相為犄角。
朱由校要把這份捷報放大,借以激振九邊各鎮散亡將士之軍心,待戚金入京,勇衛營也就可以開始操練了!
“一片忠心,拼生拓地,堪稱忠膽!”朱由校連贊數聲‘好’,指著魏忠賢,當即下諭:
“朕之前口諭傳遼,就為招天下武人,為國效力,毛文龍孤軍深入,獲此大捷,有功當賞,朕絕不食言!”
“鎮江一戰中陣亡之將士,盡數入忠烈祠供奉,封毛文龍為鎮江總兵,發內帑銀十萬以為軍資,開鎮東江!”
魏忠賢記下圣諭內容,諂笑著道:“元年得此大捷,這是天佑大明,天佑皇上!”
朱由校想了想,說道:“你說的不錯,打今兒起,寶和三店也歸你掌了。”
鎮江大捷的消息傳來,朱由校一個高興,魏忠賢又得了個兼差。
魏忠賢聞言也是滿臉欣喜,“奴婢謝過皇上,但奴婢無功受祿,不敢承命。”
“哦,既然這樣,寶和三店就交由王體乾掌好了。”朱由校坐了回去,忽又說道:“朕聽說傅應星是你外甥?”
李太妃雖掌太后印璽,但朱由校當面談什么國事的時候,她每次都不會多說一個字。
此時聽朱由校忽然提起這事兒,也是看向魏忠賢。
只見魏忠賢冷汗直流,躬身道:“奴婢是有這么一個外甥,眼下正在東廠當差。”
朱由校點點頭,說道:“前些時日,許顯純的江南督辦司說是商人不服從管教,朕本想著讓你這個外甥去干這件美差。”
“既然他已經在東廠當差,那還是算了。”
魏忠賢心中松了口氣,還以為皇爺忽然問起來,是要治自己安排親戚官職的罪過,卻沒成想是自己小人之心了。
他趕緊說道:“皇上,奴婢還有一個外甥,喚做魏良卿,正在家中務農,能力不錯。”
“臣覺著,應付江南那幫商人,應該還是夠了。”
“你覺得他真行?”朱由校問,見魏忠賢點頭,便又道:“你家中除了這二人,還有沒有什么親舊,趁著朕今日心情好,一并蔭封了。”
魏忠賢心中激動,跪下說道:“奴婢家中還有五名族孫,能力雖不如良卿,但卻也能為皇爺分憂。”
“奴婢還有一位族叔,名喚——”
不待他說完,朱由校直接出言打斷:“傳諭,蔭封你這五個族孫為錦衣衛千戶,各到江南、京杭等處督辦司供職。”
魏忠賢趕緊低下頭,心中后悔自己剛才貪得無厭。
朱由校說完,先是向李太妃告了聲罪,然后起身走出慈寧宮,說道:“今日晚些時候,戚金也該入京了。”
“一到京師,立即召他到西暖閣見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