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話中說的,阿敏的鑲藍旗大軍,在扔下一千多具旗人、尼堪的尸體后,倉皇后撤了數里地。
很顯然,他們是不再打算繼續強攻了。
來勢洶洶的奴兵終于退了,可他們在退走不久,遠處又是蹄聲陣陣,卷起煙塵滾滾。
明軍正在緊張,莫非奴兵還要再來攻城?
可是很快他們就發現,奴騎這次不是為了別的,卻是為了搶奪城下尸體。
尼堪的命,對阿敏來說有如豬狗,死傷再多,他也絲毫不會覺得心痛,可女真人就不一樣了。
這些戰死的旗人,在他心里,每一個都是勇士。
一旦大軍退走,明軍肯定會出城收拾戰場。
將這些戰死勇士的尸體留在城下,任由明狗割取他們的頭顱,扒下他們的衣甲,在他們英勇的尸體上耀武揚威,那是對戰死亡魂的不敬!
所以,就算明知會再死傷一些,阿敏也還是會派出最寶貴的騎兵,前來搶奪尸體。
自然,明軍根本不會可憐這些肆意屠戮漢民的建奴。
看見奴騎拉著小車,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爭先恐后的搬運尸體,用不著怎么下令,各段城墻就又是響起轟鳴聲。
前來搶奪尸體的奴騎拉著車,在明軍的眾目睽睽之下,搶運了數百具鑲藍旗奴兵尸體,然后頭也不回的狼狽退去。
義州初戰,阿敏部死傷近兩千人,終才退走。
后金軍尚還處于最原始階段的攻城能力,就如他們那所謂滿萬不可敵的傳聞一般無二,如同兒戲。
......
七月里四川的天氣,稱不上燥熱,但對長久需要穿戴盔甲的兵士們來說,仍不是那么好過。
三舍堡一戰,云南都司張巡貪功冒進,被奢崇明之弟奢寅設計擊潰,做了逃將。
張巡一逃,四川總兵杜文煥隨即遭到叛軍里外合圍,在三舍堡之外,一萬余川兵,盡數陣亡。
“稟臺臺,杜總鎮在三舍堡戰死!”
一名校尉持旗奔至府前,高聲喊道。
魯欽聞言一抖,手中茶碗鏘然落地,他面色如同白霜,復又上了血色,怒火直沖天靈,憤而將茶碗摔落在地。
他兵分幾路,分進合擊,自詡廟算如神,贏得第三局的勝利,卻沒料到這個世上,張巡這樣無甚么本事,只會壞事的將領,不在少數。
因張巡與杜文煥之間的矛盾,兩人于追擊途中分開,兩萬兵馬,被幾千的潰兵反戈一擊。
一員總兵戰死,這可就嚴重了!
杜文煥還不是一般的總兵,他是朝廷正選的四川總兵,還掛著五軍都督府的官銜,這樣級別的武將,整個四川也只有一個!
“張巡…”
現在的魯欽,竟連一個音節都發不出了,念起這個名字,恨得咬牙切齒。
就是這個逃將,葬送了朝廷一員大將,兩萬大軍!
“將云南都司張巡臨陣潰逃,以致三舍堡慘敗的消息,傳給圣上!”
“傳我的令,再有臨陣脫逃者,斬!”
西南戰事不明,高壘深塹的重慶城,尚有兩萬余兵力,十數門神威將軍炮,數十門大小佛朗機炮,可謂馬健良足。
巡撫徐可求聽聞前線援軍兵潰,總兵杜文煥戰死,都司張巡不知所蹤的消息后,雖然覺得意外,但卻沒有足夠重視。
對于消息來源,徐可求沒有及時封鎖,半日的功夫,重慶城中已是謠言四起。
他卻并沒覺得這件事有多嚴重,他只在想,唯今之際,兵精糧足,只要固守待援,區區十余萬的叛軍,不足為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