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欽舉起刀,大聲道:“諸將士,隨本督破敵!!”
明軍紛紛跟隨,毫無準備的叛軍即是潰不成軍。
第二天早晨,魯欽騎在馬上,此時他身上的血液早已凝稠,包裹在甲胄上,發出陣陣腥味。
魯欽冷眼看著各部明軍收繳遍地的戰利品,朝凌晨時奢寅潰逃的方向望了一眼。
這一戰,他看清了叛軍真正的戰斗力,不過是群土司聚齊起來的烏合之眾罷了。
想來與奢崇明在重慶城外的正式較量,也并不需過分憂慮。
與此同時,幾里之外,一小隊叛軍正狼狽地策馬狂奔。奢寅衣衫凌亂,他甚至將甲胄給了親兵穿,這才得以逃出生天。
他手握馬韁,不斷向后回顧,發現沒有追兵,才是松了口氣。
不過很快,他就覺得不對勁,官軍有這么多騎兵,為何不來追趕自己,莫非…
剛想到這里,兩側忽然一聲炮響,馬蹄陣陣,煙塵滾滾,卻是數千官軍騎兵突然殺出。
這部分叛軍早已肝膽俱裂,見到官軍竟然在這也有埋伏,不少人即是戰意全無,扔下刀槍,跪地請降。
倒是奢寅,頑抗意圖再逃,被一名游擊將軍看見,兩人你追我趕近半個時辰。
最后奢寅力氣不支,被那游擊將軍砍落下馬,割了首級,拿回來向魯欽請功。
至于此人日后憑借此戰功官升四川參將,又屢立戰功,這是后話。
西南總督魯欽親領督標營上陣,官軍士氣大振,將奢寅該部叛軍全殲于柳邊驛一帶。
此戰,官軍折損一百余人,戰馬三十余匹,相比叛軍的戰死兩千余人,七百余匹戰馬被繳獲而言,可謂大勝。
在這之后,四川北部的叛軍基本被官軍肅清。
魯欽每戰必登先,陣殺酋首阿買、天保等十余人,五戰五捷,破、焚不忠朝廷之土司寨計六十八所,收復保寧府全境。
四川北部局勢,因此得以安定。
......
戰報送至朱由校手里時,親征大軍剛出重慶五日,距入川,還有一些時日。
兩天休整之后,因北線進展順利,朱由校便帶著親征大軍,進入湖廣,轉向酉陽宣撫司方向,打算去摸奢崇明的屁股。
因為士氣高昂,親征軍的行軍速度相當快。
八月上旬,朱由校自京師趕路月余后,率領勇衛營等親征主力殺入四川。
十一日,親征軍進抵黔江,輕松擊潰了地方上小股叛軍,開始鋪路搭橋。
渡過黔江后,朱由校率領親征軍來到重慶城以東的望江關城下,望著這座關口,心中激蕩。
只要拿下這里,重慶的奢崇明部叛軍主力,盡在眼前。
西南總督魯欽亦接到朱由校諭令,收復保寧府后,于八月上旬趁勢挺進順慶地區,與當地明軍會合。
當時,四川土地兼并嚴重,漢民與當地土民矛盾重重,雖然平叛大軍接連取勝,情況卻依舊不容樂觀。
魯欽上疏稱,大軍雖然將保寧府的叛軍主力消滅,但幾乎每個地方都要增派兵力鎮守。
只要大軍一動,當地土民就會不斷作亂,后方實在不穩。
等進入順慶府,魯欽原本五萬的大軍,只剩下了兩萬左右,余的那些,幾乎都被派往地方鎮守。
自八月起,石柱地區的秦良玉集結忠于朝廷的十幾家土司,也開始向圍攻成都的叛軍反攻。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直看戲的安邦彥,居然跑來望江關外,說要親自面圣,希望如播州之役那樣,繼續率軍幫助朝廷平叛。
安邦彥的向背,幾乎決定著戰局的走向,貴州宣撫司雖早有異動,可畢竟還沒有造反。
朱由校聽見這個消息,沉吟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