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丈爺,這么重的禮,小的可不敢收——”
許顯純將端著盤子的管家推開兩步,來到張國紀眼前,俯身下去,低聲道:
“國丈爺,聽小人一句勸,莫要做無謂的抗拒,皇上這回,還不想讓皇后娘娘太過傷心。”
“真要鬧起來,上次葉向高是什么下場,您也不是不知道…”
說完,許顯純拍了拍張國紀的肩膀,轉身將手一揮,田爾耕、崔應元兩人接到示意,立即帶領錦衣衛上前。
又遭家仆阻攔,他們也沒再留手。田爾耕抽出繡春刀,明晃晃的架在其中一名家仆的脖子上,喝道:
“進去,拿人!”
“再有阻攔者,殺!”
鋒利的繡春刀,華美的刀紋下寒光四射,即便只是架在脖子上,都帶出了細膩的血絲。
頭回見到繡春刀的家仆,生怕動彈一下,腦袋就要分家,再加上張國紀的默然,他也不再硬氣,只得高呼饒命。
不多時,躲在內室的國丈府小主張拱宸,還是被崔應元拎小雞似的拎了出來。
“爹、爹你快救我!”
“爹、進宮去找我姐,我姐肯定不會看著我死!”
“我不想進詔獄,我不想進詔獄!!”望著不斷掙扎的張拱宸,許顯純微微一笑,行禮道:
“國丈爺、既然人已抓到,小人便就回去了。”
“輕便吧!”
張國紀攥緊拳頭,眼中盡是血絲,望著親兒子被錦衣衛捉走,渾身也在不住地發抖。
這時,管家湊上前來。
“老爺,少爺要是入了詔獄,怕就活不成了,我們就這樣干看著?”
張國紀一直在猶豫,斟酌半晌,他還是狠不下那個心,看著自己兒子在詔獄受苦,遂一拳錘在桌上,道:
“我這就進宮,去找皇后!”
......
東林書院和葉向高全族被誅殺之事,風波稍過,皇帝就拿自家親戚開刀,派錦衣衛到國丈府強行捉拿張拱宸。
這張拱宸來歷是真的不小。
朝臣們分成兩派,刑部、禮部體察圣意,覺得這只是走個過場,他們的根據,自然是舊例。
外戚犯事,歷朝都有。
嘉靖皇帝、萬歷皇帝,起初都是雷霆大怒,揚言要拿自家親戚正法,最后都是在朝臣和后宮壓力下,雷聲大、雨點小。
就算進了詔獄,錦衣衛也不敢薄待,關幾天就放出來了。
至于都察院,則總領六科言官,聲稱為民做主,外戚張拱宸,這次必須以命抵命,否則國法安在?
事兒鬧的這么大,后宮遲早知道。朱由校也根本沒想著去瞞,因為你瞞得住一時,瞞不住一世。
何況現在的后宮,不是萬歷朝時的后宮。
一來是掌太后印璽的劉太妃,清心寡欲,很少會在這些事上表態,二來是現在的皇后張嫣,還沒那么大勢力。
后宮的態度,對朱由校來說,幾乎不用去顧慮。
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這回搞死小舅子以后,怎么利用《京報》制造輿論,把自己擺在正義的一方。
讓天下百姓都知道一個事實,這回,是自己這個皇帝為民做主,力排眾議,大義滅親!
東林黨人的絕招,就是把控輿論,只要輿論在自己手里,他們就跳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