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對夾帶作弊的考生,處罰不可謂不輕,更何況還是皇帝親臨的天啟朝廷第一次殿試。
這個時候作弊,和找死沒什么兩樣。
然而,還真就有人打算搏一搏…
朱由校坐在上邊,不一會兒就倦了,只是揉了下鼻子,就有貼心的宮娥來給讓蓋上錦被。
這就和站在講臺上的老師,看下邊考試學生的感覺一樣。
朱由校所在的位置,比起將臺來說,還更要居高臨下一些,基本不用仔細看,打眼一掃,下邊動靜就盡在眼里。
一想到還有三個時辰要熬,朱由校就欲哭無淚,這特么的,六個小時啊,就干坐著?
皇帝上邊正無聊呢,下頭一個鬼鬼祟祟的江浙貢生,便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名江浙貢生的位置挺好,位于“口”字形右下那一角,可是夾帶這么大的動作,上頭皇帝也不是瞎子,怎么可能看不見。
他這邊一動,朱由校便是眉頭一蹙,嘴角也翹了起來。
這丫的,有點意思,太歲頭上動土,居然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打小抄?
考快一個時辰了,截至目前,全場就他獨一份。
朱由校倒沒急著戳穿這名貢生,卻是瞥了一眼各監考官的神色,果不其然,這幫老爺一個個的,全都戲精附體了!
首先就是號稱剛正不阿的左光斗,這位爺就在作弊的江浙考生身后負手站著,前后距離不到一步半。
那副鐵面無私的神情,不知道的,好像還以為他是真沒看見。
還有劉宗周,路過那名考生的時候,還偷偷幫他收了小條塞到寬袍大袖里,看得朱由校是冷笑連連。
就這幫東林黨的監考法,江浙貢生上甲榜進士及第的能不多么?
倒是魏廣微,發現這名江浙考生作弊后,第一時間向上瞧了一眼,就像是在等一道命令。
這個時候,只要朱由校一個顏色,這名正抄得歡的江浙貢生,一輩子基本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不過朱由校還是沒動靜。
看見皇帝這樣,魏廣微稍加思量,瞬間就明白英明神武的天啟皇帝,這是要放長線釣大魚的意思。
他也就“咳咳”兩聲,從一臉心虛的左光斗身前路過。
除了這名自以為作弊沒有被發現的仁兄以外,其他人居然都在認認真真的答題。
只是這題目,實在讓他們有些無從下筆。
魏廣微著重看的,是的偏遠地區貢生,這幫人在這次的改革上是獲利放,不出意外全都要納入“閹黨”麾下,為皇帝效力。
像是山東籍貢生孫之獬、貴州籍貢生郭慎獨、北直隸保定籍貢生王錫袞,都是他重點關注的對象。
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全取仕最好,取仕的越多,越有利于形成聽命于皇帝的統治集團。
至于劉宗周、左光斗這些東林大賢,想的自然和魏廣微截然相反。
壬戌科殿試,對東林黨來說,是一個咸魚翻身的好機會,增補新晉官吏入朝,培養基層力量,一向是他們的長處。
南直隸長洲籍貢生文震孟、南直隸長洲籍貢生陳仁錫、江西籍貢生傅冠,江浙籍貢生張天麟,都是地方上的青年才俊。
如果這些人入朝為官,剛好填補魏忠賢一頓操作殺掠掉的東林黨官員,以再次形成把控朝政,眾正盈朝之勢!
......
“朝廷西南之政,學生以為可行。
然當地夷人,長期居于深山惡水之地,不與外人通,學生又以為,可仿朝廷于貴州例:使村村興社學,處處有書聲。
朝廷不僅要有社學,更要設義學…”
魏廣微本來是隨便瞟了一眼,卻是直接被吸引住,定定站在這名考生身后,看了很長時間。
這盧象升,貌似是個人才啊!
卷中思路清晰,脈絡明確,先是開頭一句,淡淡夸了皇帝西南之政的正確,而后又用大量筆墨,寫出自己看法。
這些話,沒有一句是廢話!
魏廣微只看了一會,就從卷上看見盧象升提出的幾點絕好意見,比如興辦“義學”,讓西南各省兒童均可免費入學。
再比如,盧象升建議朝廷在西南施行鼓勵墾荒政策,將土司霸占的漢民土地予以收回,按照清單發給原土地主人認領。
對于荒蕪無主的土地,朝廷可以遷徙中原流民前往耕種,許諾有所收成后,將土地分發給他們永世耕種。
并且,減免西南地區新開墾土地的六年賦稅。
這些意見,每一個都讓魏廣微覺得驚異。
這喚做盧象升的,到底是誰,怎么以前從沒聽說過?
只可惜他是南直隸蘇州籍的貢生,這樣的人才,若不能為朝廷所用,似乎是一大損失…
在這方面,魏廣微既已成了閹黨,也就和原本的東林思路完全不同。
在他看來,無論籍貫出身,只要能為朝廷出力的人才,那就是可以用的。
在國家層面上,個人得失、計較,都得往后稍稍!